● 有
- 存在:~關。~方(得法)。~案可稽。~備無患。~目共睹。
- 表示所屬:他~一本書。
- 表示發生、出現:~病。情況~變化。
- 表示估量或比較:水~一丈多深。
- 表示大、多:~學問。
- 用在某些動詞前面表示客氣:~勞。~請。
- 無定指,與「某」相近:~一天。
- 詞綴,用在某些朝代名稱的前面:~夏。~宋一代。
● 有
- 同「又」,表示整數之外再加零數。
英語 have, own, possess; exist
德語 existieren (V),haben (V),es gibt
法語 avoir,posséder,il y a,exister
有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
(1) (會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義:具有,與「無」相對)
(2) 同本義 [have;possess]
有,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說文》。按,掩日者月也。故許雲月有食之,猶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
一有一亡曰有。——《穀梁傳·莊公二十八年》
大有衆也。——《易·雜卦》
有備無患。——《左傳·襄公十一年》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
又如:有來有去(有板有眼);有命無運(謂命好,運氣卻不好);有酒膽無飯力(表面剛強,骨子裏懦弱);有竡劃沒是處(雖有安排,但無法實現。喻指無處下手之意);有尺水行尺船(指量力而行);有天無日頭(天色已晚);有腿沒褲子(形容很窮);有氣的死人(比喻人無本事,不起什麼作用);有門楹人家(有聲望、有地位的人家;官宦之家)有些頭臉(有面子);有懷莫逐(有厚望不能實現);有心計兒(有主意;有心眼);有眼色(有眼力;有眼光);有針線(有主意;有心眼);有字號(有名氣的店鋪);有出息(有才能;會辦事);有口舌(有口才;能言善辯);有生之年(指人活着的歲月);有緣千里來相會(人與人之間只要有緣分,即使相離很遠也會相見)
(3) 存在 [there be]
東有啓明,西有長庚。——《詩·小雅》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
又如:有想頭(有利可圖);有講究(有問題);有肚皮(有默契;有深交);有虞(有誤);有等(有些);有偏(心地不公正);有味(有利益;有油水);有間(有區別;不同);有分(有機會;有希望);有服(親屬死後正在服喪期間);有事(隱指有曖昧關係);有首尾(有不正當關係);有神沒氣(沒有生氣);有負衆望(辜負衆人的期望);有差(有區別,不一)
(4) 取得,獲得,佔有 [get;seize]
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也。——《資治通鑑》
又如:有功(有功勞,有功績);有根有苗(有根據,有線索);有根有底(有根有據);有福同享,有禍同當(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災難共同擔當);有娠(懷孕);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有道理,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5) 等候,等待 [wait]。
如:有程(有期限;有定額);有朝(有朝一日);有期(有一定期限);有時節(有時候);有盼頭(有希望;有前途)
(6) 發生,呈現;產生 [happen]。
如:有忝祖德(有愧於祖宗的德行,辱沒了祖宗的聲譽);有事爲榮(出頭辦事,炫耀權勢或錢財);有罪(有犯法的行爲;有過錯;表示失敬陪禮之辭)
詞性變化
形
(1) 用在「人」、「時候」、「地方」前面,表示一部分 [some]。
如:有人說可以,有人說不可以;這個措施有地方適用,有地方不適用
(2) 表示不定指 [one]。跟「某」的作用相近。如:有一天他來我家;有人這樣說,我可沒看見
(3) 表示過去有一段[時間] [means a certain(time) in the past]。
如:有一年,有一次,有一回,有一天
副
(1) 用於某些動詞前組成套語,表示客氣。如:有煩(煩勞。敬辭);「有請」;「有勞」
(2) 相當於「或」。或許 [perhaps]
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有,或,有的人)。——《孟子·告子上》
詞綴
(1) 附着在動詞、名詞、形容詞前,相當於詞綴,無實際意義
舜伐有 苗…湯伐有 夏。——《荀子·議兵》
常用詞組
基本詞義
(1) 通「又」 [same as 「又」]
割地朝者三十有六國。——《韓非子·五蠹》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漢· 賈誼《過秦論》
亡國之恨頓生,檀板之聲無色,有非莫生之言可盡言者矣。——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對聯、題名並篆文,爲字共三十有四。——清· 張潮《虞初新志·魏學·核舟記》
以八月十三日斬於市,春秋三十有三。——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有 國語辭典
-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無」相對。如:「有困難」、「有利有弊」、「有學問」、「有錢」、「擁有」、「面有飢色」。
-
豐足、富裕。如:「他是個非常富有的人。」《詩經·大雅·公劉》:「止基迺理,爰眾爰有。」
-
多,表示時間久或年齡大。如:「本店開設有年。」、「母親已有了年紀。」
-
故意。如:「有心犯錯應嚴懲,無心疏忽可原諒。」
-
置於名詞前,作音節的襯字。如:「有夏」、「有清」。《韓非子·五蠹》:「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
-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晚上」、「有人說你做人很講義氣。」
-
姓。如漢代有有祿。
-
表示重複、反複、連續。唐·裴守真〈請重耕織表〉:「奸偽由此而生,黎庶緣斯而苦,此有國之大患也。」通「又」。
-
用於整數與餘數之間,表示數目的附加。如:「七十有七人」。《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𠀤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又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有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ou˨˩˦; jou˥˧ 唐代读音 *hiǒu日语读音 ARU MOTSU TAMOTSU韩语罗马 YU现代韩语 유越南语 hữu
客家话 [梅县腔] ju1 [海陆腔] riu1 riu3 [客英字典] ju3 ju1 jiu2 [沙头角腔] jeu1 [台湾四县腔] ju1 ju3 [东莞腔] jiu1 [宝安腔] ju1 jiu1 | ju3 ji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yiu4 [陆丰腔] jiu1 [客英字典] ju5粤语 jau5 jau6
近代音 影母 尤侯韻 上聲 有小空;中古音 喻云母 有韻 上聲 有小韻 云久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咍部 ;王力系统:匣母 之部 ;
有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