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áo

yóu

ㄧㄠˊ

ㄧㄡˊ

部首 言

部外 4

總筆畫 11

猶 謠 𧦇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6BB

上下結構

35444111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yf

bymr

rss

27601

拼音 yáo yóu

注音 ㄧㄠˊ ㄧㄡˊ

部首 言 部外 4總筆劃 11

擴展A 46BB筆順 35444111251

䚻 基本解釋

● 䚻

yáo ㄧㄠˊ


  1. 同「謠」。

● 䚻

yóu ㄧㄡˊ


  1. 從。

英語 (ancient form of 謠) to sing, a ballad, rumour; slander; a false report, from, to follow, to undertake; to attend to

【漢典】
【酉集上】【言】 䚻·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䚻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䚻·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4

【唐韻】余招切【集韻】餘招切,𠀤音遙。【說文】徒歌也。樂書有章曲曰歌,無章曲曰䚻。【字彙】唐人謂徒歌曰肉聲,故从肉。【詩·國風】我歌且䚻。【石經】作謠。

又人名。師䚻,見【宋史·宗室表】。

又【玉篇】與周切【廣韻】以周切【集韻】夷周切,𠀤音猷。義同。一曰從也。 【類篇】或書作𧦗。

【漢典】
【卷三】【言】

䚻 《說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徒歌。从言肉。余招切

《說文解字注》

(䚻)徒歌。釋樂曰。徒歌曰謡。魏風毛傳曰。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謡。又大雅傳曰。歌者比於琴瑟也。徒歌曰謡。徒擊𡔷曰咢。今本或妄刪之。从言。肉聲。各本無聲字。缶部䍃从缶、肉聲。然則此亦當曰肉聲無疑。肉聲則在弟三部。故䌛卽由字。音轉入弟二部。故䚻瑤䌛傜皆讀如遙。䚻謠古今字也。謠行而䚻廢矣。凡經傳多經改竄。僅有存者。如漢五行志。女童䚻曰。檿萁服。余招切。二部。篇、韵皆曰。䚻與周切。從也。此古音古義。

【漢典】

䚻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郭.尊.10 「䚻」說文‧言部 「䚻」
「」郭.性.24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猶
謠
𧦇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䆙(yao2)
    2. 窕(yao2)
    3. 䬙(yao2)
    4. 瑶(yao2)
    5. 嗂(yao2)
    6. 爻(yao2)
    7. 轺(yao2)
    8. 匋(yao2)
    9. 瑤(yao2)
    10. 姚(yao2)
    11. 邎(yao2)
    12. 䢣(yao2)
同部首
    1. 譭
    2. 譺
    3. 諍
    4. 䜔
    5. 謄
    6. 謾
    7. 訁
    8. 詀
    9. 譿
    10. 䜕
    11. 訩
    12. 䜞
同筆畫
    1. 觕
    2. 偢
    3. 距
    4. 啪
    5. 徛
    6. 渎
    7. 紬
    8. 詎
    9. 𠕡
    10. 啞
    11. 骐
    12. 視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