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yáo

ㄧㄠˊ

部首 彳

部外 10

總筆畫 13

傜 徭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FAD

左右結構

3323443311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erm|tetb

hobou

oiez

22272

拼音 yáo

注音 ㄧㄠˊ

部首 彳 部外 10總筆劃 13

基本區 5FAD筆順 3323443311252

標

徭 基本解釋

● 徭

yáo ㄧㄠˊ


  1. 古代統治者強制人民承擔的無償勞動:~役。

英語 conscript labor, compulsory labor

德語 Zwangsarbeit (S)

法語 corvée pour l'Etat,travail forcé

【漢典】

徭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徭 yáo

名

(1) 通「徭」

(2) 姓

詞性變化


◎ 徭 yáo

名

(1) (形聲。從彳( chì))

(2) 同本義 [forced labor;corv ée]

徭役多則民苦。——《韓非子·備內》

(3) 又如:徭力(工役勞力);徭夫(服勞役的民夫)

(4) 歷史文獻對瑤族的稱謂 [Yao nationality]。如:徭洞(瑤族人居住的山洞;借指瑤族人)

常用詞組


徭役
【漢典】

徭 國語辭典

徭ㄧㄠˊyáo
名
  1. 勞役。如:「徭役」。唐·杜荀鶴〈山中寡婦〉詩:「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元史·卷一二四·塔本傳》:「興學養士,輕刑薄徭,雖同僚不敢私役一民。」

【漢典】
【寅集下】【彳】 徭·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徭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 徭·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玉篇】余招切,音遙。役也。【周禮·天官·冢宰】徒百有二十人。【註】此民給徭役者。【後漢·第五倫傳】倫爲鄕嗇夫,平徭賦。

又【韻會】通作繇。【前漢·景帝紀】省繇賦。

又【韻會】亦作𧪬。【前漢·宣帝紀】擅興𧪬役。 【廣韻】【集韻】【類篇】𠀤作傜。

【漢典】

徭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ɑu˧˥ 日语读音 EDACHI韩语罗马 YO现代韩语 요

客家话 [客英字典] jau2 [海陆腔] rau2 [梅县腔] jau2 [台湾四县腔] jeu2 [客语拼音字汇] yau2 yeu2 [宝安腔] jau2粤语 jiu4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豪部 ;王力系统:餘母 宵部 ;

韵书 上古音
【漢典】

徭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傜
徭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䢣(yao2)
    2. 隃(yao2)
    3. 摇(yao2)
    4. 窰(yao2)
    5. 愮(yao2)
    6. 姚(yao2)
    7. 窕(yao2)
    8. 䆙(yao2)
    9. 铫(yao2)
    10. 谣(yao2)
    11. 倄(yao2)
    12. 銚(yao2)
同部首
    1. 徘
    2. 㣤
    3. 律
    4. 徑
    5. 従
    6. 徉
    7. 彻
    8. 徻
    9. 彾
    10. 復
    11. 徐
    12. 徼
同筆畫
    1. 搯
    2. 筫
    3. 搠
    4. 畹
    5. 煫
    6. 蒜
    7. 暆
    8. 溸
    9. 裧
    10. 詴
    11. 鉗
    12. 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