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gān

ㄍㄢ

部首 邑

部外 11

總筆畫 14

𨝝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74C

左右結構

1225111231552

五筆

倉頡

鄭碼

fjtb

jjonl

edyy

拼音 gān

注音 ㄍㄢ

部首 邑 部外 11總筆劃 13

擴展B 2874C筆順 1225111231552

𨝌 基本解釋

● 𨝌

gān ㄍㄢˉ


  1. 春秋晉地。在今河北省成安縣東南。《説文•邑部》: 「𨝌,地名。」《正字通•邑部》:「𨝌,地名。《春秋》石經乾侯,《左傳》注疏皆缺音。《漢書》註顔師古音干,言其地水常涸也,與旱乾、乾濕之乾音義同。今廣平府成安縣,古乾侯地。」
【漢典】
【酉集下】【邑】 𨝌·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𨝌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𨝌·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唐韻】古寒切【集韻】居寒切,𠀤音干。【說文】地名。【正字通】卽《春秋》乾侯也。《春秋》石經、《左傳》註疏,皆缺音義。《漢書》註:顏師古音干,言其地水常涸也。與旱乾之乾音義同。

【漢典】
【卷六】【邑】

𨝌 《說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地名。从邑乾聲。古寒切

《說文解字注》

(𨝌)地名。从邑,乾聲。古寒切。十四部。

【漢典】

𨝌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𨝌」說文‧邑部 「𨝌」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𨝝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筸(gan1)
    2. 矸(gan1)
    3. 尷(gan1)
    4. 迀(gan1)
    5. 肝(gan1)
    6. 坩(gan1)
    7. 攼(gan1)
    8. 玵(gan1)
    9. 玕(gan1)
    10. 尲(gan1)
    11. 甘(gan1)
    12. 杆(gan1)
同部首
    1. 䧋
    2. 邠
    3. 䧪
    4. 隂
    5. 郓
    6. 邧
    7. 䢷
    8. 鄃
    9. 防
    10. 鄤
    11. 隟
    12. 䧞
同筆畫
    1. 裮
    2. 熍
    3. 辔
    4. 䣜
    5. 㡚
    6. 㟿
    7. 魛
    8. 愵
    9. 㥮
    10. 㬋
    11. 稜
    12. 䊍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