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iāo

ㄑㄧㄠ

部首 邑

部外 11

總筆畫 14

𨜇 郻 鄥 𨞶 𨜑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121

左右結構

32511151234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wvgb|qsbh

hdnl

rzfy

27927

拼音 qiāo

注音 ㄑㄧㄠ

部首 邑 部外 11總筆劃 13

基本區 9121筆順 3251115123452

鄡 基本解釋

● 鄡

qiāo ㄑㄧㄠˉ


  1. 中國東漢縣名,在今河北省束鹿(今辛集市)東南。
  2. 〔~陽〕中國漢代縣名,在今江西省都昌縣東南。
  3. 姓。

德語 Qiao (Eig, Fam)

【漢典】

鄡 國語辭典

鄡ㄑㄧㄠqiāo
名
  1. 縣名。漢代所治,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北省束鹿縣東南。

  2. 姓。如春秋時有孔子的弟子鄡單。

【漢典】
【酉集下】【邑】 鄡·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鄡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鄡·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廣韻】苦幺切【集韻】牽幺切【正韻】牽遙切,𠀤音蹺。【說文】鉅鹿縣名。【後漢·光武紀】擊銅馬于鄡。【註】鄡,屬鉅鹿郡,故城在今冀州鹿城縣東。

又鄡陽。【前漢·地理志】屬豫章郡。

又鄡亭,地名。【前漢·王莽傳】析宰將兵數千,屯鄡亭。

又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鄡單。 一作郻。俗作𨜑。

 

【漢典】
【卷六】【邑】

鄡 《說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鉅鹿縣。从邑梟聲。牽遙切

《說文解字注》

(鄡)鉅鹿縣也。二志同。前志作郻,県與梟一字。但前志鉅鹿郻縣,豫章鄡陽縣。玉篇、廣韵皆郻與鄡陽二縣字別。然則許書此字作鄡及後志二縣字皆作鄡非是。許書當是淺人改之,如𥄉首之改爲梟首也。盧氏文弨云:仲尼弟子列傳鄡單,鄡當作郻。郻單葢卽檀弓縣亶。縣乃字之誤。按漢鉅鹿縣城卽今直𣜩順德府平鄉縣城。唐通典曰:漢鄡城在深州鹿城縣東。从邑梟聲。梟當作𥄉。篆文當作郻。牽遥切。二部。

【漢典】

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u˥

客家话 [海陆腔] kiau1 [客英字典] kiau1 [台湾四县腔] kiau1粤语 hiu1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蕭韻 平聲 鄡小韻 苦幺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豪部 ;王力系统:溪母 宵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鄡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鄡」 說文‧邑部「鄡」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𨜇
郻
鄥
𨞶
𨜑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墽(qiao1)
    2. 敲(qiao1)
    3. 頝(qiao1)
    4. 磽(qiao1)
    5. 鄥(qiao1)
    6. 鏒(qiao1)
    7. 郻(qiao1)
    8. 缲(qiao1)
    9. 雀(qiao1)
    10. 嵪(qiao1)
    11. 幓(qiao1)
    12. 碻(qiao1)
同部首
    1. 阫
    2. 䧙
    3. 陌
    4. 鄎
    5. 陎
    6. 邦
    7. 鄽
    8. 䣌
    9. 䧬
    10. 陓
    11. 䧑
    12. 䢿
同筆畫
    1. 媲
    2. 蒸
    3. 愹
    4. 榳
    5. 傱
    6. 㜎
    7. 嵥
    8. 榋
    9. 嫀
    10. 䦔
    11. 䛜
    12. 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