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bì

ㄅㄧˋ

部首 邑

部外 5

總筆畫 8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0B2

左右結構

45434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tbh

phnl

wzmy

37027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邑 部外 5總筆劃 7

基本區 90B2筆順 4543452

邲 基本解釋

● 邲

bì ㄅㄧˋ


  1. 古地名,中國春秋時屬鄭,在今河南省鄭州市東。
  2. 姓。

英語 good-looking; name of a place

法語 (nom de famille)​,(nom de lieu dans le Henan)​

【漢典】

邲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邲 bì

名

古地名 [Bi village],在今河南省滎陽以北

【漢典】

邲 國語辭典

邲ㄅㄧˋbì
名
  1. 地名。春秋時鄭地,故址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滎陽縣東北。

【漢典】
【酉集下】【邑】 邲·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邲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邲·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唐韻】毘必切【集韻】【韻會】薄必切【正韻】薄密切,𠀤音佖。【說文】鄭地。【春秋·宣十二年】晉荀林父帥師及楚子戰于邲。【註】在鄭州管城縣。

又姓,見【姓苑】。

又【廣韻】【集韻】𠀤兵媚切,音祕。【廣韻】好也。

【漢典】
【卷六】【邑】

邲 《說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晉邑也。从邑必聲。《春秋傳》曰:“晋楚戰于邲。”毗必切

《說文解字注》

(邲)晉邑也。杜曰。邲、鄭地。按水經注濟水篇曰。次東得宿胥水口。濟水與河渾濤東注濟水於此。又兼邲目。春秋宣公十三年。晉楚之戰。楚軍於邲。卽是水也。顧氏祖禹曰。其地葢卽熒口受河之處。今在河陰縣西。从邑。必聲。毗必切。十二部。春秋傳曰。晉楚戰于邲。宣十二年左傳文。

【漢典】

邲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i˥˧

客家话 [海陆腔] bit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客英字典] bit7 [台湾四县腔] bit7粤语 bei3

近代音 中古音 並母 質韻 入聲 邲小韻 毗必切 三等 開口;並母 質韻 入聲 弼小韻 房密切 三等 開口;幫母 至韻 去聲 祕小韻 兵媚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屑部 ;王力系统:並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邲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邲」 說文‧邑部「邲」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陛(bi4)
    2. 㮿(bi4)
    3. 駜(bi4)
    4. 篳(bi4)
    5. 贔(bi4)
    6. 觱(bi4)
    7. 閉(bi4)
    8. 髲(bi4)
    9. 㮄(bi4)
    10. 鷩(bi4)
    11. 煏(bi4)
    12. 畁(bi4)
同部首
    1. 鄣
    2. 階
    3. 隆
    4. 邢
    5. 険
    6. 阣
    7. 邘
    8. 鄞
    9. 郣
    10. 䦼
    11. 郪
    12. 䣟
同筆畫
    1. 诉
    2. 抏
    3. 冝
    4. 庋
    5. 迟
    6. 忬
    7. 㳁
    8. 忹
    9. 𠄢
    10. 抑
    11. 𠈁
    12. 鿑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