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mín

ㄇㄧㄣˊ

部首 氏

部外 1

總筆畫 5

𠘽 𡻾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C11

單一結構

51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nav

rvp

yybh

77747

拼音 mín

注音 ㄇㄧㄣˊ

部首 氏 部外 4總筆劃 5

統一碼 6C11筆順 51515

常 通 標

民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民

mín ㄇㄧㄣˊ

  1. 以勞動羣衆爲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人~。~主。~國。~法。公~(在一國內有國籍,享受法律上規定的公民權利並履行公民義務的人)。國~(具有國籍的人)。
  2. 指人或人羣:居~。~族。
  3. 勞動大衆的,非官方的:~間。~歌。~諺。~風。~情。
  4. 某族的人:漢~。回~。
  5. 從事不同職業的人:農~。漁~。
  6. 非軍事的:~品。~航。
  7. 同“苠”。

英語 people, subjects, citizens

德語 Bevölkerung (S)​,Volk (S)​,volkstümlich (Adj)​,zivil (Adj)

法語 peuple,gens du commun

© 漢典

民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民 mín

〈名〉

(1)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與君、官對稱)

(2) 同本義 [common people]

民,衆萌也。從古文之象。——《說文》。按,古文從母。取蕃育也,上下衆多意,指事。

民,氓也。——《廣雅》。按,土著者曰民,外來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穀梁傳·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傳·桓公六年》

無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左傳·閔公元年》

黎民阻飢。——《書·舜典》

民不適有居。——《書·盤庚上》

哀我征夫,獨爲匪民。——《詩·小雅·何草不黃》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論語·泰伯》

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史記·項羽本紀》

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孟子·盡心下》

又如:民夫(被官府徵召服勞役的百姓);民戶(民家);民居(百姓居住之所);民服(平民的衣服);民宅(民房);民望(民衆的希望、心願;在民衆中的聲望);民牧(民衆的治理者。後指地方的長官);民情(民衆的心情、意願);民役(民衆所承擔的勞役);民利(民衆的利益);民命(民衆的意旨;民衆的生命;人命);民和(民衆和睦團結);漢民;回民;藏民;民壯(清朝州、縣官的衛兵。即三班中的壯班);漁民;農民;牧民;民膏(比喻人民用血汗創造的財富);民經(人民的規範);民熙物阜(人民安樂,物產富饒。形容昇平景象);民害(人民的禍害);民力(人民的財力和勞力);民脂(比喻人民的勞動果實);民財(人民的財物);民紀(人民行爲的準則);民祗(人民所敬畏者)

(3) 泛指人 [man;person;human being;mankind]

民受無地之中以生。——《左傳·成公十三年》

食者,民之本也。——《淮南子》

石斧之民。——〔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又如:民性(人的天賦本性);民靈(人和神);民智(人的聰明才智)

詞性變化

◎ 民 mín

〈形〉

民間的 [folk;among the people]

輕徭薄賦,以寬民力。——方勺《方臘起義》

又如:民謠(民間流傳的歌謠);民營(民間經營);民語(民間廣泛流行的定型的言語);民獄(民間訴訟案件);民社(民間祭祀土神)

常用詞組


民辦民兵民不堪命民不聊生民船民法民防民房民憤民風民歌民工民國民航民間民間故事民間文學民警民力民品民情民窮財盡民權民生民事民俗民庭民團民望民校民心民謠民意民營民用民怨民怨沸騰民樂民運民賊民政民脂民膏民衆民主民主黨派民主集中制民族
© 漢典

民 國語辭典

民ㄇㄧㄣˊmín
名
  1. 人、人類、百姓。如:「人民」、「平民」、「庶民」。《書經·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 漢典
【辰集下】【氏】 民·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1

民 《康熙字典》

【辰集下】【氏】 民·康熙筆画:5 ·部外筆画:1

〔古文〕𠘽【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彌鄰切,音泯。【說文】衆萌也。言萌而無識也。【易·師卦】君子以容民畜衆。【書·咸有一德】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治。【禮·緇衣】民以君爲心,君以民爲體。

又四民。【穀梁傳·成元年】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註】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穀曰農,巧心勞手成器物曰工,通財貨曰商。

又司民,星名。【周禮·秋官·司民】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獻其數于王。【註】司民,軒轅角也。【釋文】軒轅十七星,如龍形,有兩角,角有大民、小民。

又官名。【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

又民曹,漢官名。【後漢·百官志】民曹尚書主凡吏上書事。【註】《蔡質·漢舊儀》曰:典膳治功作,監池、苑囿、盜賊事。

又民部,今戸部也。【文獻通考】漢置尚書郞四人,其一人主財帛委輸。至魏文帝,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吳有戸部,晉有度支,皆主筭也。後周置大司徒卿一人,如《周禮》之制,隋初有度支尚書,則幷後周民部之職。開皇二年,改度支爲民部。永徽初,改民部爲戸部。

又北方有比肩民,見【爾雅·釋地】。南方有裸民,見【呂氏春秋】。

又白民國,白身,背有角,乗之壽二千歲。羽民國,其民皆生羽毛。卵民國,其民皆生卵。毛民國,其民皆生毛。

又有勞民、搖民、壎民、盈民、臷民、蜮民諸國,𠀤見【山海經】。

又鶴民國,人長三寸,日行千里,見【窮神祕苑】。

又姓,見【姓苑】。

又叶鄰知切,音離。【夏禹襄陵操】洪水滔天,下民愁悲。上帝愈咨,三過吾門不入。父子道衰,嗟嗟不欲煩下民。

又叶彌延切,音眠。【楊方·合歡詩】齊彼蛩蛩獸,舉動不相捐。生有同穴好,死成倂棺民。 【六書略】民,象俯首力作之形。○按民字之義非一。有總言人者,《詩》天生蒸民,厥初生民。是也。有對君而言者,《書》民惟邦本。是也。有別於在位而言者,《詩》宜民宜人。註:人謂臣,民謂衆庶。是也。有對幽而言者,《論語》務民之義,《左傳》先成民而後致力于神。是也。有對已而言者,《詩》民莫不穀,我獨于罹。是也。有對農而言者,《漢·食貨志》粟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是也。况四民兼士農工商,豈力田始稱民乎。《六書略》之說穿鑿,不可從。

© 漢典
【卷十二】【民】

民 《說文解字》

【卷十二】【民】
『說文解字』

眾萌也。从古文之象。凡民之屬皆从民。𠘽,古文民。彌鄰切

『說文解字注』

(民)眾𦹩也。萌古本皆不誤。毛本作氓。非。古謂民曰萌。漢人所用不可枚數。今周禮以興耡利甿。許耒部引以興耡利萌。愚𤹁謂鄭本亦作萌。故注云變民言萌,異外內也。萌猶懵懵無知皃也。鄭本亦斷非甿字。大氐漢人萌字。淺人多改爲氓。如周禮音義此節摘致氓是也。𦁚又改氓爲甿。則今之周禮是也。說詳漢讀攷,民萌異者,析言之也。以萌釋民者,渾言之也。从古文之象。仿佛古文之體少整齊之也。凡許書有从古文之形者四。曰革,曰弟,曰民。曰酉。說見革下。彌鄰切。十五部。凡民之屬皆从民。


(𠘽)古文民。葢象萌生䋣廡之形。

© 漢典

民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in˧˥ 唐代读音 min日语读音 TAMI韩语罗马 MIN现代韩语 민越南语 dân

客家话 [梅县腔] min2 [宝安腔] min2 [东莞腔] min2 [台湾四县腔] min2 [客语拼音字汇] min2 [海陆腔] min2 [客英字典] min2 [沙头角腔] min2 [陆丰腔] min3粤语 man4

近代音 明母 真文韻 平聲陽 民小空;中古音 明母 眞韻 平聲 民小韻 彌鄰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先部 ;王力系统:明母 真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 漢典

民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民」 明1633合13629「民」 𣄰尊西周早期集成6014「民」 帛乙5.25「民」 說文古文「民」 睡.法157「民」
「民」 大盂鼎西周早期集成2837「民」 上(2).民.1「民」 說文‧民部
「民」 秦公簋春秋中期集成4315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𠘽
𡻾
©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垊(min2)
    2. 怋(min2)
    3. 鈱(min2)
    4. 忞(min2)
    5. 賯(min2)
    6. 緍(min2)
    7. 䋋(min2)
    8. 渂(min2)
    9. 苠(min2)
    10. 琘(min2)
    11. 䟨(min2)
    12. 琝(min2)
同筆畫
    1. 叫
    2. 叧
    3. 叽
    4. 𠄦
    5. 生
    6. 㪲
    7. 奵
    8. 犯
    9. 𠙻
    10. 𠀔
    11. 占
    12. 汈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