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皮

部外 10

總筆畫 15

羆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500D

上下結構

543541151553254

五筆

倉頡

鄭碼

cexc

ipdhe

zsrx

部首 皮 部外 10總筆劃 15

擴展B 2500D筆順 543541151553254

𥀍 基本解釋

● 𥀍

pí ㄆㄧˊ


  1. 同「羆」。《集韻•支韻》:「羆,《説文》:『如熊,黄白文。'古作𥀍。」
【漢典】
【午集中】【皮】 𥀍·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𥀍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皮】 𥀍·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玉篇】古文羆字。註詳网部十四畫。【集韻】作𥀧。

【漢典】
【卷十】【熊】

↳羆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𥀍」字頭,请參考「羆」字:)
【卷十】【熊】
《說文解字》

如熊,黃白文。从熊,罷省聲。𥀍,古文从皮。彼爲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羆)如熊,黃白文。見釋獸。从熊,罷省聲。以一能當二能也。彼爲切。古音在十七部。

(𥀍)古文从皮。

【漢典】

𥀍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𥀍」說文古文 「羆」武氏祠祥瑞圖題字 「𥀍」
「羆」說文‧熊部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羆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皾
    2. 㿵
    3. 皽
    4. 皸
    5. 皺
    6. 㿰
    7. 皯
    8. 皳
    9. 㿳
    10. 㿫
    11. 㿬
    12. 皲
同筆畫
    1. 嫽
    2. 踟
    3. 頫
    4. 辳
    5. 㺗
    6. 噒
    7. 磍
    8. 蕝
    9. 膗
    10. 䗑
    11. 蕸
    12. 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