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ūn
ㄐㄩㄣ
部首 皮
部外 6
總筆畫 11
繁體 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6B2
451521532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lhc|plby
bqdhe
wwhx
34547
拼音 jūn
注音 ㄐㄩㄣ
部首 皮 部外 6總筆劃 11
基本區 76B2筆順 45152153254
● 皸
(皸)
jūn ㄐㄩㄣˉ
英語 crack, chap
德語 aufspringen
法語 gercé
詳細字義
◎ 皸
皸 jūn
動
手足的皮膚凍裂 [skin chaps]。如:皸瘃(皮膚受嚴寒而坼裂成瘡。即凍瘡);皸坼(皸裂);皸皺(粗糙開裂);皸手繭足(手皸裂,足生繭)
常用詞組
【唐韻】矩云切【集韻】拘云切【韻會】拘雲切,𠀤音君。【說文】足坼也。【類篇】皴也,皵也,又手足坼裂也。【前漢·趙充國傳】將軍士寒,手足皸瘃。【唐書·李甘傳】凍膚皸瘃。【註】皸,凍裂也。【金壷字考】皸瘃,凍瘡也。
又【廣韻】【正韻】居運切【集韻】俱運切,𠀤君去聲。
又【集韻】區倫切,音囷。義𠀤同。
瘃足也。从足囷聲。苦本切
(䠅)瘃足也。疒部曰。瘃、中寒腫覈也。據趙充國傳。手足皆有皸瘃之患。此字從足。故訓爲瘃足。从足。囷聲。囷聲鍇本作困聲。非。古音由斂而侈。囷聲字多轉入䰟韵。苦本切。十三部。
国际音标 tɕyn˥
粤语 gwan1
重定向至「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