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í

ㄔˊ

部首 足

部外 8

總筆畫 15

歭 踶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E1F

左右結構

251212131134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tk

rmokr

jimj

66100

拼音 chí

注音 ㄔˊ

部首 足 部外 8總筆劃 15

基本區 8E1F筆順 251212131134251

通 標

踟 基本解釋

● 踟

chí ㄔˊ


  1. 〔~躕〕心裏猶豫,要走不走的樣子,如「~~不前」。亦作「踟躇」。

英語 hesitate, undecided; embarrassed

法語 indécis,hésitant

【漢典】

踟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踟 chí

動

(形聲。從足,知聲。踟躕( chú)。本義:徘徊不進,猶豫)行不進也

常用詞組


踟躕
【漢典】

踟 國語辭典

踟ㄔˊchí
  1. 參見「踟躕 」條。

【漢典】
【酉集中】【足】 踟·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踟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踟·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廣韻】直離切【集韻】【韻會】【正韻】𨻰知切,𠀤音馳。【玉篇】踟躕,行不進也。【詩·邶風】搔首踟躕。

又【集韻】或作踶。【禮·三年問】蹢䠱焉,踟躕焉。【釋文】踟亦作踶。

【漢典】
【卷二】【止】

↳歭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踟」字頭,请參考「歭」字:)
【卷二】【止】
《說文解字》

䠧也。从止寺聲。直离切

《說文解字注》

(歭)䠧也。足部曰。䠧者、歭䠧不前也。歭䠧爲雙聲字。此以䠧釋歭者。雙聲互訓也。心部曰?箸。足部曰蹢躅。毛詩曰踟躕。廣雅曰蹢䠱、跢跦。皆雙聲㬪韵而同義。从止。寺聲。直离切。按离當作釐。一部。假借以歭爲偫。以䠧爲儲。粊誓。峙乃糗糧。峙卽歭、變止爲山。如岐作歧、變山爲止。非眞有从山之峙、从止之歧也。歭䠧之歭平聲。峙具峻峙之峙亦作跱、上聲。

【漢典】

踟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ʅ˧˥ 韩语罗马 CI现代韩语 지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ih1 [客英字典] chi1 [海陆腔] chi1 [宝安腔] ci1 [梅县腔] chii2 chi2 [客语拼音字汇] ci1 ci2粤语 ci4潮州话 di1

近代音 中古音 澄母 支韻 平聲 馳小韻 直離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齊部 ;王力系统:定母 支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踟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歭
踶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䮈(chi2)
    2. 荎(chi2)
    3. 弛(chi2)
    4. 沶(chi2)
    5. 箈(chi2)
    6. 㓾(chi2)
    7. 汖(chi2)
    8. 㞴(chi2)
    9. 箎(chi2)
    10. 持(chi2)
    11. 遟(chi2)
    12. 鶙(chi2)
同部首
    1. 蹟
    2. 䠭
    3. 蹈
    4. 䠘
    5. 䠁
    6. 䟛
    7. 蹳
    8. 躕
    9. 跏
    10. 䠄
    11. 蹛
    12. 趶
同筆畫
    1. 䠁
    2. 䝌
    3. 暷
    4. 㻲
    5. 縀
    6. 鋓
    7. 䦜
    8. 鹞
    9. 䵇
    10. 𠏸
    11. 鋲
    12. 䙒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