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 基本解釋
● 麴
- 酒麴。也作「麯」。《列子•楊朱》:「聚酒千鐘,積麴成封;望門百步,糟漿之氣逆於人鼻。」
- 酒。唐元稹《解秋十首》之六:「親烹園內葵,憑買家家麴。」
- 淡黃色。也作「鞠」。唐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千芳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麴塵。」
- 薄,即蠶箔,養蠶的用具,用竹蔑等編成。《方言》卷五:「薄,宋魏陳楚江淮之間謂之䒼,或謂之麴。」
- 姓。唐柳宗元《唐鏡歌鼓吹曲•高昌》:「麴氏雄西北,别絶臣外區。」
英語 yeast, leaven; surname
德語 Hefe; Weinhefe (S),ein Nachname (Pron),Qu (Eig, Fam)
【漢典】
麴 詳細解釋
麴 國語辭典
名
-
把麥子或白米蒸過,使它發酵後再晒乾,稱為「麴」。可用來釀酒。宋·蘇軾〈少年遊·銀塘朱檻麴塵波〉詞:「銀塘朱檻麴塵波,圓綠卷新荷。」也稱為「酒母」、「酒麴」。
-
姓。如晉代有麴崇裕。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