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ū

ㄑㄩ

部首 手

部外 5

總筆畫 8

𢬱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2BE

左右結構

121121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fcy

qgi

dbzs

54032

拼音 qū

注音 ㄑㄩ

部首 手 部外 5總筆劃 8

基本區 62BE筆順 12112154

抾 基本解釋

● 抾

qū ㄑㄩˉ


  1. 驅除;除去。
  2. 雙手捧。
  3. 捕捉。
【漢典】
【卯集中】【手】 抾·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抾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抾·康熙筆画:9 ·部外筆画:5

【集韻】【韻會】𠀤丘於切,音祛。【揚子·方言】抾摸,去也,猶言持去也。一曰捧也。

又【唐韻】去劫切【集韻】乞業切,𠀤音怯。持也,挹也。【揚雄·校獵賦】抾靈蠵。【註】挹取也。

又音祛。

又【唐韻】去其切【集韻】丘其切,𠀤音欺。兩手挹也。

又【集韻】訖業切,音劫。亦持也。【後漢·馬融·廣成頌】抾封豨。【註】抾,劫古字通。或作𢬱。

【漢典】

抾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 日语读音 TORU越南语 khứa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i1 [台湾四县腔] ki1 [梅县腔] giap7 [海陆腔] ki1粤语 gip3 keoi1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之韻 平聲 欺小韻 去其切 三等 開口;溪母 之韻 平聲 抾小韻 丘之切 三等 開口;喻云母 吻韻 上聲 抎小韻 云粉切 三等 合口;溪母 業韻 入聲 怯小韻 去劫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怗部 ;王力系统:溪母 葉部 ;

赣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抾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抾」流沙簡.屯戍18.4 「抾」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𢬱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𠚖(qu1)
    2. 紶(qu1)
    3. 麯(qu1)
    4. 浀(qu1)
    5. 覰(qu1)
    6. 䏣(qu1)
    7. 蛆(qu1)
    8. 魼(qu1)
    9. 鶌(qu1)
    10. 驱(qu1)
    11. 匤(qu1)
    12. 区(qu1)
同部首
    1. 捕
    2. 拎
    3. 擈
    4. 抣
    5. 抍
    6. 挅
    7. 擌
    8. 㩋
    9. 搷
    10. 攔
    11. 抳
    12. 抽
同筆畫
    1. 坲
    2. 呬
    3. 㣙
    4. 枍
    5. 玭
    6. 鸢
    7. 卓
    8. 䄪
    9. 苧
    10. 细
    11. 妯
    12. 衦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