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ī

ㄒㄧ

部首 金

部外 18

總筆畫 26

觿 䥴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474

左右結構

3411243125232411121253425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mwk

cuob

plnl

82127

拼音 xī

注音 ㄒㄧ

部首 金 部外 18總筆劃 26

基本區 9474筆順 34112431252324111212534251

鑴 基本解釋

● 鑴

xī ㄒㄧˉ


  1. 日旁雲氣。
  2. 大盆。
  3. 鼎一類的大鑊。
  4. 大鐘。
  5. 同「觿」,古代解結的用具。

英語 to engrave or carve, as a block for printing

【漢典】
【戌集上】【金】 鑴·康熙筆画:26 ·部外筆画:18

鑴 《康熙字典》

【戌集上】【金】 鑴·康熙筆画:26 ·部外筆画:18

【唐韻】戸圭切【集韻】【韻會】懸圭切,𠀤音攜。【說文】瓽也。

又【廣韻】大鐘。

又【揚子·方言】餽也。【註】鑴,音攜。

又【集韻】一曰日旁氣刺日。【周禮·春官·𦕑祲】掌十輝之灋,以觀妖祥,辨吉凶。一曰祲、二曰象、三曰鑴。【註】鑴,謂日旁氣,四面反鄕,如輝狀也。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𠀤音隓。【廣韻】大鍾。【集韻】鼎屬。一曰日旁氣。【周禮·釋文】鄭康成讀。

又【集韻】宣爲切,音眭。亦日旁氣也。【周禮·釋文】劉昌宗讀。亦作下圭反。

又【集韻】涓畦切,音圭。錐也。

【漢典】
【卷十四】【金】

鑴 《說文解字》

【卷十四】【金】
《說文解字》

瓽也。从金巂聲。戶圭切

《說文解字注》

(鑴)瓽也。瓦部曰。瓽、大盆也。然則鑴與鑑同物。周禮眡祲。十煇、三曰鑴。鄭注。鑴讀爲童子佩觿之觿。謂日㫄氣刺日也。按今本周禮注觿譌金㫄。非是。觿者、佩角。銳耑可以解結。故鄭讀鑴爲觿。今本作讀如。亦非也。从金。巂聲。戶圭切。十六部。

【漢典】

鑴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ɕi˥

客家话 [海陆腔] hi1 gui3 [台湾四县腔] hi1 gui3 [客英字典] hi1 kwui1 [梅县腔] hi1粤语 kwai4潮州话 hi5

近代音 中古音 曉母 支韻 平聲 隓小韻 許規切 三等 合口;匣母 齊韻 平聲 攜小韻 戶圭切 四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齊部 ;王力系统:匣母 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鑴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鑴」 說文‧金部「鑴」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觿
䥴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曦(xi1)
    2. 肸(xi1)
    3. 厀(xi1)
    4. 犧(xi1)
    5. 觽(xi1)
    6. 訢(xi1)
    7. 莃(xi1)
    8. 焬(xi1)
    9. 息(xi1)
    10. 隵(xi1)
    11. 徆(xi1)
    12. 榽(xi1)
同部首
    1. 鏈
    2. 鈼
    3. 鑨
    4. 鍞
    5. 鎧
    6. 﨧
    7. 鎛
    8. 鎕
    9. 鋸
    10. 鋏
    11. 鉵
    12. 鑂
同筆畫
    1. 㶠
    2. 鬭
    3. 籰
    4. 䮾
    5. 驠
    6. 䭳
    7. 𠑲
    8. 靊
    9. 鸔
    10. 鬮
    11. 䭨
    12. 矚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