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bèi

ㄅㄟˋ

部首 邑

部外 5

總筆畫 8

鄁 𨚍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0B6

左右結構

21135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xbh

lmpnl

tiry

17127

拼音 bèi

注音 ㄅㄟˋ

部首 邑 部外 5總筆劃 7

基本區 90B6筆順 2113552

標

邶 基本解釋

● 邶

bèi ㄅㄟˋ①-③《廣韻》蒲昧切,去隊並。職部。④《集韻》補妹切,去隊幫。職部。


  1. 古國名。周武王滅商後封紂王之子武庚於此,位於今河南省淇縣以北至湯陰縣東南一帶。《漢書·地理志下》:「分其畿內為三國,《詩·風》邶、庸、衛國是也。」
  2. 邶地之樂。指《詩經》中《邶風》十九篇。《左傳·襄公二十九年》:「為之歌《邶》、《鄘》、《衛》,曰『美哉!淵乎!』」
  3. 姓。《萬姓統譜·隊韻》:「邶,周武王封紂子武庚於邶,以國為氏。」
  4. 〔邶殿〕古地名,位於今山東省昌邑市西。《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

英語 place in today's Henan province

法語 (lieu de la province du Henan)​

【漢典】

邶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邶 bèi

名

古國名 [Bei state]。周武王封殷紂王之子武庚於此,約相當於今河南省淇縣以北,湯陰縣東南一帶地方

【漢典】

邶 國語辭典

邶ㄅㄟˋbèi
名
  1. 國名。在今河南省淇縣北至湯陰縣一帶,周武王封紂子武庚於此。

【漢典】
【酉集下】【邑】 邶·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邶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邶·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5

【廣韻】【集韻】【韻會】蒲昧切【正韻】步昧切,𠀤音佩。【說文】故商邑,自河內朝歌以北是也。【詩·邶風·小序】武王克商,分朝歌而北謂之邶。

又【集韻】補昧切,音背。齊地名。【左傳·襄二十八年】齊與晏子邶殿其鄙六十。與商之邶名同地異。 【廣韻】同鄁。

【漢典】
【卷六】【邑】

邶 《說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故商邑。自河内朝歌以北是也。从邑北聲。補妹切

《說文解字注》

(邶)故商邑。商,畿内之地也。邑,國也。商頌曰:商邑翼翼。自河內朝歌㠯北是也。河内朝歌,二志同。前志曰:朝歌,紂所都。詩諩曰:邶庸衞者,商紂畿内方十里之地。武王伐紂以其京師封紂子武庚爲殷後。三分其地置三監。使管叔,蔡叔霍叔尹而敎之。自紂城而北謂之邶,南謂之庸,東謂之衞。後三監導武庚叛,成王殺武庚,伐三監,更於此三國建諸矦。封康叔於衞,使爲之長。後世子孫稍幷彼二國,混而名之,從其國本而異之,爲邶庸衞之詩焉。故邶城在今河南衞輝府府東北。通典曰:故庸城在新鄉縣縣西南三十二里。从邑北聲。補妹切。古音在一部。

【漢典】

邶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ei˥˧ 韩语罗马 PHAY

客家话 [海陆腔] pi3 pui5 [台湾四县腔] pi3 pui5 [客英字典] pui5 [客语拼音字汇] boi4粤语 bui3

近代音 中古音 並母 隊韻 去聲 佩小韻 蒲昧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德部 ;王力系统:並母 職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邶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邶」 說文‧邑部「邶」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異體字
鄁
𨚍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䠙(bei4)
    2. 偝(bei4)
    3. 焙(bei4)
    4. 北(bei4)
    5. 㰆(bei4)
    6. 棑(bei4)
    7. 蓓(bei4)
    8. 被(bei4)
    9. 碚(bei4)
    10. 杮(bei4)
    11. 鐾(bei4)
    12. 㭭(bei4)
同部首
    1. 陧
    2. 郕
    3. 陠
    4. 䧍
    5. 鄀
    6. 郦
    7. 阮
    8. 䣢
    9. 隮
    10. 郉
    11. 郡
    12. 陝
同筆畫
    1. 岅
    2. 芽
    3. 忾
    4. 玖
    5. 妏
    6. 巠
    7. 坈
    8. 闳
    9. 求
    10. 竍
    11. 庈
    12. 㝽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