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í

jí

ㄒㄧˊ

ㄐㄧˊ

部首 邑

部外 14

總筆畫 17

䎰 𨛳 𨝨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A U+48E2

左右結構

11123412212511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diab|fsab

qdtal

ckky

57927

拼音 xí jí

注音 ㄒㄧˊ ㄐㄧˊ

部首 邑 部外 14總筆劃 16

擴展A 48E2筆順 1112341221251152

䣢 基本解釋

● 䣢

xí ㄒㄧˊ


  1. 同「𨛳」,古鄉名,在今四川省邛崍縣。

● 䣢

jí ㄐㄧˊ


  1. 姓。

英語 name of a place in ancient times, name of a river in ancient times

【漢典】
【酉集下】【邑】 䣢·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4

䣢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䣢·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4

【唐韻】【集韻】𠀤秦昔切,音籍。【說文】蜀地。

又【集韻】疾各切,音昨。義同。 俗省作𨞒、𨛳。

【漢典】
【卷六】【邑】

䣢 《說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蜀地也。从邑耤聲。秦昔切

《說文解字注》

(䣢)蜀地也。鍇曰。按字書鄉名。在臨邛。从邑。耤聲。秦昔切。古音在五部。

【漢典】

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䣢」說文‧邑部 「䣢」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䎰
𨛳
𨝨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尐(ji2)
    2. 磼(ji2)
    3. 佶(ji2)
    4. 䓧(ji2)
    5. 䲯(ji2)
    6. 䁒(ji2)
    7. 㲺(ji2)
    8. 级(ji2)
    9. 棘(ji2)
    10. 㞃(ji2)
    11. 鞊(ji2)
    12. 㮟(ji2)
同部首
    1. 䧙
    2. 邮
    3. 鄽
    4. 䣎
    5. 酇
    6. 阦
    7. 䧏
    8. 酂
    9. 鄡
    10. 邪
    11. 䣙
    12. 陋
同筆畫
    1. 噬
    2. 䩉
    3. 㯳
    4. 薨
    5. 䵒
    6. 鴥
    7. 䳅
    8. 隷
    9. 䯗
    10. 錸
    11. 鴛
    12. 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