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ruò

ㄖㄨㄛˋ

部首 邑

部外 9

總筆畫 12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100

左右結構

12213251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adkb

xtrnl

egjy

47627

拼音 ruò

注音 ㄖㄨㄛˋ

部首 邑 部外 8總筆劃 10

基本區 9100筆順 1221325152

鄀 基本解釋

● 鄀

ruò ㄖㄨㄛˋ


  1. 古國名(①上鄀,春秋時楚都,在今中國湖北省宜城縣東南;②下鄀,在今中國河南省淅川縣西南丹江左岸)。
  2. 姓。

英語 state in Henan province

德語 Ortsname (S)

法語 (nom de lieu)​

【漢典】

鄀 國語辭典

鄀ㄖㄨㄛˋruò
名
  1. 國名。位於秦楚邊界上的小國,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河南省淅川縣西方。後為晉所滅。

  2. 地名。為春秋時楚邑,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湖北省宜城縣東南方。

【漢典】
【酉集下】【邑】 鄀·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鄀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鄀·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廣韻】而灼切【集韻】【韻會】日灼切,𠀤音若。國名。【左傳·僖二十五年】秦晉伐鄀。【註】秦楚界上小國,其後遷于南郡鄀縣,遂爲楚邑。【史記·吳世家】楚恐而去郢遷鄀。【註】鄀,楚邑。

又【集韻】敕略切,音綽。邑名。

【漢典】

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ʐuo˥˧

客家话 [海陆腔] rok8 [台湾四县腔] jok8 [客英字典] jok8粤语 joek6

近代音 中古音 日母 藥韻 入聲 若小韻 而灼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鐸部 ;王力系统:日母 鐸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𧍗」 𧍗公諴糸簠西周晚期集成4600「鄀」
「鄀」 上鄀公敄人簋蓋春秋早期集成4183
金文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爇(ruo4)
    2. 弱(ruo4)
    3. 鶸(ruo4)
    4. 焫(ruo4)
    5. 嵶(ruo4)
    6. 叒(ruo4)
    7. 鰙(ruo4)
    8. 篛(ruo4)
    9. 㬉(ruo4)
    10. 䐞(ruo4)
    11. 箬(ruo4)
    12. 若(ruo4)
同部首
    1. 郹
    2. 鄒
    3. 陣
    4. 隈
    5. 部
    6. 䧰
    7. 阱
    8. 郏
    9. 陸
    10. 阽
    11. 鄷
    12. 隙
同筆畫
    1. 䉼
    2. 𠊒
    3. 蚨
    4. 崅
    5. 栽
    6. 痆
    7. 倶
    8. 烏
    9. 珗
    10. 笕
    11. 𠓭
    12. 戙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