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yán

ㄧㄢˊ

部首 邑

部外 7

總筆畫 10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0D4

左右結構

321554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hpb|thnb

nmnl

miyy

17427

拼音 yán

注音 ㄧㄢˊ

部首 邑 部外 6總筆劃 8

基本區 90D4筆順 32155452

郔 基本解釋

● 郔

yán 〡ㄢˊ《廣韻》以然切,平仙以。元部。


  1. 古地名。春秋鄭國領地,在今河南省鄭州市南。 《左傳·宣公三年》:「晉侯伐鄭,及郔。」
  2. 古地名。春秋楚國領地,在今河南省項城市境。 《左傳·宣公十一年》:「楚左尹子重侵宋,王待諸郔。」杜預注:「郔,楚地。」

英語 place name in Shandong province

德語 Ortsname (S)

法語 (nom de lieu)​

【漢典】

郔 國語辭典

郔ㄧㄢˊyán
名
  1. 地名:➊ ​ 春秋時鄭國邑地,約在今河南省鄭縣境內。➋ ​ 春秋時楚地,約在今河南省項城縣境。

【漢典】
【酉集下】【邑】 郔·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郔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郔·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唐韻】以然切【集韻】【正韻】夷然切,𠀤音延。【說文】鄭北地。【左傳·宣三年】晉侯伐鄭,及郔。

又楚地。【左傳·宣十一年】楚左尹子重侵宋,王待諸郔。

【漢典】
【卷六】【邑】

郔 《說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鄭地。从邑延聲。以然切

《說文解字注》

(郔)鄭地。左傳宣三年:晉矦伐鄭及郔。杜曰:郔,鄭地。釋文:郔,音延。宋淳化本及明人補刻石經作延,皆誤字也。又宣十二年:楚子北,師次于郔。實一地也。若隱元年:大叔收貳以爲己邑,至於廩延。當别是一地,字不從邑。从邑延聲。以然切。十四部。

【漢典】

郔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Ąn˧˥

客家话 [海陆腔] z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客英字典] jen2粤语 jin4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以母 仙韻 平聲 延小韻 以然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寒部 ;王力系统:餘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郔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郔」 說文‧邑部「郔」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䌪(yan2)
    2. 严(yan2)
    3. 妍(yan2)
    4. 梴(yan2)
    5. 唌(yan2)
    6. 鹽(yan2)
    7. 姸(yan2)
    8. 蜒(yan2)
    9. 櫩(yan2)
    10. 沿(yan2)
    11. 麣(yan2)
    12. 䓂(yan2)
同部首
    1. 䣟
    2. 阝
    3. 郟
    4. 邦
    5. 阮
    6. 酃
    7. 䧥
    8. 邠
    9. 陘
    10. 隔
    11. 䧩
    12. 鄪
同筆畫
    1. 肿
    2. 弢
    3. 沫
    4. 轮
    5. 享
    6. 呤
    7. 癷
    8. 陊
    9. 𠒆
    10. 𠈑
    11. 咚
    12. 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