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ruǎn

ㄖㄨㄢˇ

部首 阜

部外 4

總筆畫 7

阮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62E

左右結構

52113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bfqn

nlmmu

ybrd

71212

拼音 ruǎn

注音 ㄖㄨㄢˇ

部首 阜 部外 4總筆劃 6

基本區 962E筆順 521135

通 標

阮 基本解釋

● 阮

ruǎn ㄖㄨㄢˇ


  1. 〔~鹹〕一種絃樂器,柄長而直,略象月琴,四根民弦,現亦有三根弦的。傳說因中國晉代人阮咸善彈此樂器而得名。簡稱「阮」。
  2. 〔大小~〕中國晉代阮籍和他的侄兒阮咸並有盛名,同爲「竹林七賢」,世稱「大小阮」。後「小阮」用作侄的代稱,如「賢阮」。
  3. 姓。

英語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 surname

德語 Neffe (S)​,wir (schließt die angesprochene Person aus; Taiwanisch)​ (Pron)​,Ruan (Eig, Fam)

法語 (nom de famille)​

【漢典】

阮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阮 ruǎn

名

(1) (形聲。從阜( fù),元聲。本義:五阮關)

(2) 同本義 [Wuyuan pass]

阮,代郡五阮關也。——《說文》。按,亦曰 五原關

流民欲入五阮關者,勿苟留。——《漢書·成帝紀》

秦九原郡, 武帝元朔二年更名。——《地理志·五原郡》注

(3) 殷商國名 [Ruan state]。在今甘肅省涇川縣,爲周文王所滅

阮,國名。今 陝西 平涼府 涇州是也。——《字彙》

侵阮徂 共。——《詩·大雅·皇矣》

侵自阮疆。

(4) 一種古老樂器「阮咸」的簡稱 [an ancient musical instrument]。古琵琶的一種。四弦有柱,形似月琴。相傳西晉阮咸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現也有三絃的阮。如:阮咸

(5) 侄的代稱 [nephew]。阮籍與侄阮咸並有盛名。世稱「大小阮」。後用「小阮」作侄的代稱。省稱「阮」。如:「賢阮」;阮家會(喻指叔侄與親朋好友聚會);阮咸宅(侄子居處的代稱)

(6) 姓

【漢典】

阮 國語辭典

阮ㄖㄨㄢˇruǎn
名
  1. 樂器名。一種彈撥樂器。參見「阮咸 」條。

  2. 國名。為殷商時的小國,故城約在今大陸地區甘肅省涇川縣東南。後為周文王所滅。

  3. 姓。如晉代有阮籍。

【漢典】
【戌集中】【阜】 阮·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4

阮 《康熙字典》

【戌集中】【阜】 阮·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4

【唐韻】虞遠切【集韻】【韻會】【正韻】五遠切,𠀤音邧。【玉篇】山名。

又【玉篇】關名。【前漢·成帝紀】流民欲入五阮關者,勿苛留。

又國名。【詩·大雅】侵阮徂共。

又姓。【廣韻】出𨻰留。

又【唐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元。【說文】代郡五阮關也。【前漢·地理志】作五原。【正韻】阮,古原字。

又【廣韻】五阮郡。【前漢·地理志】作五原郡。【註】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 【篇海】同𨸘。

【漢典】
【卷十四】【𨸏】

阮 《說文解字》

【卷十四】【𨸏】
《說文解字》

代郡五阮關也。从𨸏元聲。虞遠切

《說文解字注》

(阮)代郡五阮關也。地理志。代郡有五原關。阮者正字。原者叚借字也。成帝紀作五阮關。如淳曰。近捲反。从𨸏。元聲。虞遠切。十四部。

【漢典】

阮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ʐuan˨˩˦ 唐代读音 ngiuæ̌n韩语罗马 WAN WEN现代韩语 완 원越南语 nguyễn

客家话 [海陆腔] ngion3 ngien3 [客语拼音字汇] ngion1 [客英字典] ngien3 ngion3 [东莞腔] ngion1 [台湾四县腔] ngion3 ngien3 [宝安腔] ngion1粤语 jyun2 jyun5

近代音 影母 先天韻 上聲 遠小空;中古音 疑母 元韻 平聲 元小韻 愚𡋡切 三等 合口;疑母 阮韻 上聲 阮小韻 虞逺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寒部 ;王力系统:疑母 元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阮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阮」 說文‧阜部「阮」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阮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腝(ruan3)
    2. 媆(ruan3)
    3. 䎡(ruan3)
    4. 軟(ruan3)
    5. 輭(ruan3)
    6. 蝡(ruan3)
    7. 耎(ruan3)
    8. 檽(ruan3)
    9. 㽭(ruan3)
    10. 软(ruan3)
    11. 礝(ruan3)
    12. 瑌(ruan3)
同部首
    1. 邤
    2. 陁
    3. 郋
    4. 隍
    5. 鄵
    6. 䢺
    7. 郆
    8. 䣙
    9. 鄊
    10. 邟
    11. 郬
    12. 郮
同筆畫
    1. 屿
    2. 仮
    3. 全
    4. 纤
    5. 㘟
    6. 𠇇
    7. 㞬
    8. 𠑺
    9. 㔖
    10. 帆
    11. 㲿
    12. 祁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