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àng

ㄉㄤˋ

部首 辵

部外 9

總筆畫 13

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03F

左下包圍結構

251113533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gqp

yamh

kaow

36302

拼音 dàng

注音 ㄉㄤˋ

部首 辵 部外 9總筆劃 12

基本區 903F筆順 251113533454

逿 基本解釋

● 逿

dàng ㄉㄤˋ


  1. 跌倒:「式恥之,陽醉~地。」
  2. 古通「蕩」,搖盪,衝擊:「周身熱,脈盛者,爲重陽。重陽者,~心主。」
【漢典】

逿 國語辭典

逿ㄉㄤˋdàng
動
  1. 跌倒。《漢書·卷八八·儒林傳·王式傳》:「式恥之,陽醉逿墜。」唐·顏師古·注:「逿,失據而倒也。」

  2. 搖撼、振盪。《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周身熱,脈盛者,為重陽;重陽者,逿心主。」裴駰集解引徐廣曰:「逿,盪也。謂病盪心者,猶刺其心。」

【漢典】
【酉集下】【辵】 逿·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逿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 逿·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廣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𠀤音宕。【廣韻】過也。

又【集韻】失據而倒也。【前漢·王式傳】陽醉逿地。

又盪也。【史記·倉公傳】脈盛者爲重陽,重陽者逿心主。【註】逿者,蕩也。謂病蕩心者,猶刺其心也。

又【集韻】【韻會】𠀤徒郞切,音唐。突也。【張衡·思𤣥賦】爛漫麗靡,藐以迭逿。

【漢典】

逿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ɑŋ˥˧ 日语读音 SUGIRU

客家话 [海陆腔] tong5 [客英字典] tong5 [台湾四县腔] tong5 [梅县腔] tong5 [客语拼音字汇] tong2 tong4粤语 dong6 tong4

近代音 中古音 定母 宕韻 去聲 宕小韻 徒浪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唐部 ;王力系统:定母 陽部 ;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逿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逿」 包2.128「逿」
楚系簡帛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𨗪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䑗(dang4)
    2. 菪(dang4)
    3. 砀(dang4)
    4. 趤(dang4)
    5. 瓽(dang4)
    6. 宕(dang4)
    7. 䦒(dang4)
    8. 垱(dang4)
    9. 崵(dang4)
    10. 凼(dang4)
    11. 礑(dang4)
    12. 儅(dang4)
同部首
    1. 适
    2. 䢘
    3. 逮
    4. 辻
    5. 遻
    6. 遄
    7. 迺
    8. 迥
    9. 遙
    10. 辿
    11. 迅
    12. 逷
同筆畫
    1. 絘
    2. 腒
    3. 鬽
    4. 禅
    5. 遗
    6. 䨍
    7. 䋗
    8. 葕
    9. 硫
    10. 揊
    11. 揃
    12. 𠒣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