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qiāo
sāo
ㄑㄧㄠ
ㄙㄠ
部首 糸
部外 13
總筆畫 16
繁體 繰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F32
5512512512511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kks
vmrrd
zjjf
26194
拼音 qiāo sāo
注音 ㄑㄧㄠ ㄙㄠ
部首 糸 部外 13總筆劃 16
基本區 7F32筆順 5512512512511234
● 繰
(繰)
qiāo ㄑㄧㄠˉ
sāo ㄙㄠˉ
英語 to reel
詳細字義
◎ 繰
繰 qiāo
動
(1) 縫紉方法,做衣服邊或帶子時把布邊兒往裏頭捲進去,然後藏着針腳縫 [hem with invisible stitches]。如:繰邊 繰
(2) 另見 sāo
【集韻】子皓切,音早。【說文】帛如紺色。【博雅】繰謂之縑。
又【集韻】千遙切,音鍫。
又七小切,音悄。義𠀤同。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玉篇】同繅。詳繅字註。 【廣韻】俗又作縿,非。縿本音衫。繅字原从臼作。
帛如紺色。或曰:深繒。从糸喿聲。讀若喿。親小切
(繰)帛如紺色。如绀色者、如绀而別於绀也。廣雅系諸靑類。葢比绀色之靑更深矣。禮記用爲澡治字。他書用爲繅絲字。或曰深繒。深繒疑有譌舛。繒不得言深也。从糸。喿聲。讀若喿。親小切。二部。按廣雅音早。廣韵同。
国际音标 tɕʰiɑu˥; sɑu˥
粤语 ciu1 sou1 tiu1
重定向至「繰」。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