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ì

ㄐㄧˋ

部首 糸

部外 13

總筆畫 19

繫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E4B

上下結構

125111235545542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lmci|lwci

jevif

fkqz

57903

拼音 jì

注音 ㄐㄧˋ

部首 糸 部外 11總筆劃 17

基本區 7E4B筆順 12511123554554234

繋 基本解釋

● 繋

jì ㄐㄧˋ


  1. 「繫」的訛字。

英語 attach, connect, unite, fasten

【漢典】
【未集中】【糸】 繫·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繫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繋」字頭,请參考「繫」字。)
【未集中】【糸】 繫·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3

【廣韻】古詣切【集韻】【韻會】【正韻】吉詣切,𠀤音計。【說文】繫,𦃇也。一曰惡絮。【玉篇】約束也,留滯也。【類篇】一曰維也。

又【集韻】牽奚切,音溪。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𠀤胡計切,音系。【易·繫辭疏】繫辭者,聖人繫屬此辭于卦爻之下。

又云:系辭者,取綱系之義也。【釋文】繫,本系也。

又續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繫,聯綴也。【干祿字書】繫通繫。【集韻】系或作繫。【類篇】或作𣪠。

【漢典】
【卷十三】【糸】

↳繫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繋」字頭,请參考「繫」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繫𦃇也。一曰惡絮。从糸毄聲。古詣切

《說文解字注》

(繫)繫𦃇也。一曰惡絮。一曰猶一名也。繫𦃇讀如谿黎。曡韵字,音轉爲縴𦃇。縴苦堅切。廣韵十二齊、一先皆曰:縴𦃇,惡絮。是也。釋名曰:煮繭曰莫。莫,幕也。貧者著衣可以幕絮也。或謂之牽離,煮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絮也。按此與煮繭絓頭不同物。編太平御覽者合而一之,誤矣。从糸。𣪠聲。大徐古詣切,非也。此字之本音見周易釋文,云:直作𣪠下糸者,音口奚反。集韵、繫,牽兮切。引說文繫𦃇今惡絮。陸德明、丁度非不言之憭然也。而六朝以後舍系不用,而叚繫爲系,遂使繫之本義薶藴終古。至鼎臣奉敕校定此書,亦徑云古詣切,何淺率如是。尚自謂用唐韵,不知唐韵霽韵內之繫,非許書之繫𦃇也。十六部。

【漢典】

繋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日语读音 TSUNAGU KAKERU韩语罗马 KYEY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繋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繫」。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繫」 說文‧糸部「繋」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繫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紒(ji4)
    2. 㰟(ji4)
    3. 䶩(ji4)
    4. 䰏(ji4)
    5. 鵋(ji4)
    6. 鲫(ji4)
    7. 帺(ji4)
    8. 䢳(ji4)
    9. 鲚(ji4)
    10. 系(ji4)
    11. 㙨(ji4)
    12. 梞(ji4)
同部首
    1. 絛
    2. 繴
    3. 繁
    4. 累
    5. 絫
    6. 絷
    7. 素
    8. 繁
    9. 纇
    10. 系
    11. 絛
    12. 絭
同筆畫
    1. 嚍
    2. 鴲
    3. 䞿
    4. 䌑
    5. 鎃
    6. 旚
    7. 䅾
    8. 懤
    9. 豁
    10. 䑁
    11. 濕
    12. 髾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