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jì

ㄐㄧˋ

部首 八

部外 14

總筆畫 16

䔬 丠 兾 翼 冀 㰟 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180

上中下結構

2113525121122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xlw

lpwtc

tieo

12801

拼音 jì

注音 ㄐㄧˋ

部首 八 部外 14總筆劃 16

基本區 5180筆順 2113525121122134

次 通 標

冀 基本解釋

● 冀

jì ㄐㄧˋ《廣韻》几利切,去至,見,脂部


  1. 希望;企圖。《左傳·僖公三十三年》:「鄭有備矣,不可冀也。」
  2. 記載。通「記」。《史記·商君列傳》:「作為築冀闕宫庭於咸陽。」
  3. 恭敬。通「翼」。《荀子·修身》:「行而供冀,非漬淖也。」
  4. 古九州之一。指冀州,古稱北方州,堯都所在地。《書·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
  5. 古國名。春秋時國名,位於今山西省河津市東北。《左傳·僖公二年》:「冀為不道,入自顛軨,伐鄍三門。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
  6. 古縣名。秦置,位於今甘肅省甘谷縣;另有今河北省冀州市。《漢書·地理志下》:「天水郡……冀。」
  7. 河北省簡稱。
  8. 姓。《廣韻·至韻》:「冀,姓。」

英語 hope for; wish; Hebei province

德語 hoffen (V)​,Abkürzung für Hebei [河北省] (Eig, Geo)​,Ji (Eig, Fam)​,Präfektur Ji (Eig, Gesch)

法語 espérer

【漢典】

冀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冀 Jì

名

(1) (形聲。從北,異( yì)聲。本義:冀州。古九州之一)

(2) 同本義 [Ji prefecture]

冀,北方州也。——《說文》

兩河間曰冀州。——《爾雅·釋地》

河內曰冀州。——《周禮·職方氏》。朱駿聲曰:「地亙今盛京 直隸山西、 河南各府州, 淮南地形,正中 冀州,曰中土。」

惟彼陶唐,有此 冀方。——《書·五子之歌》。 孔傳:「 陶唐帝 堯氏,都 冀州,統天下四方。」

(3) 古代國名[Ji state]。在今山西省河津縣東北

(4) 河北省的簡稱 [Hopei province]

詞性變化


◎ 冀 jì

動

(1) 假借爲「覬」。希望,期望 [hope]

吾冀而朝夕修我。——《國語·魯語》

冀至珠庭焉。——《史記·孝武紀》

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韓非子·五蠹》

冀三橫唯餘其一。——《世說新語·自新》

冀君實或見恕。—— 宋· 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冀緩急或可救。——清· 梁啓超《譚嗣同傳》

又如:冀其成功;希冀;冀圖、冀願(希圖;希望;企望)

常用詞組


冀求冀州
【漢典】

冀 國語辭典

冀ㄐㄧˋjì
動
  1. 希望。如:「希冀」、「冀望」。《楚辭·屈原·離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俟時乎吾將刈。」《漢書·卷六八·霍光傳》:「冀其自新。」

名
  1. 國名。周代時所建,後滅於晉。

  2. 河北省的簡稱。

【漢典】
【子集下】【八】 冀·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4

冀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八】 冀·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4

【唐韻】九利切【集韻】【韻會】几利切【正韻】吉器切,𠀤音驥。【說文】北方。从北,異聲。【徐曰】北方之州也。【玉篇】北方州,故从北。【爾雅·釋地】兩河閒曰冀州。【廣韻】九州名。【晉書·地理志】冀州,其地有險有易,帝王所都。舜以南北闊大,分衞以西爲幷州,燕以北爲幽州。

又欲也。【左傳·僖三十三年】鄭有備矣,不可冀也。

又姓。【韻會】晉大夫冀苪。

又【韻補】叶苟起切,音已。【楚辭·九辯】心搖悅而日𡴘兮,然惆悵而無冀。

【漢典】
【卷八】【北】

冀 《說文解字》

【卷八】【北】
《說文解字》

北方州也。从北異聲。几利切文二

《說文解字注》

(冀)北方州也。周禮曰:河內曰冀州。爾雅曰:兩河閒曰冀州。據許說是北方名冀,而因以名其州也,叚借爲望也、幸也。葢以冀同覬也。覬者,𣢆幸也。从北異聲。几利切。古音在一部。

【漢典】

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 唐代读音 gyì日语读音 KOINEGAU KOINEGAWA韩语罗马 KI现代韩语 기

客家话 [陆丰腔] gi5 [客英字典] gi3 [海陆腔] gi1 gi3 [梅县腔] gi3 [台湾四县腔] gi1 gi3 [客语拼音字汇] ki1 [宝安腔] gi3 ki3 [东莞腔] gi5粤语 kei3潮州话 gi6 (kĩ)

近代音 見母 齊微韻 去聲 計小空;中古音 見母 至韻 去聲 冀小韻 几利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灰部 ;王力系统:見母 脂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冀」單貝作父癸尊西周早期集成5905     「冀」說文‧北部 「冀」孫子133     「冀」
  「冀」作冊夨令簋西周早期集成4300       「冀」漢印徵      
  「冀」干井□冀作父癸簋西周早期集成3686       「冀」景北海碑陰      
金文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CHN
TPE
HKG
JPN
KOR
異體字
䔬
丠
兾
翼
冀
㰟
𢋸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记(ji4)
    2. 㻑(ji4)
    3. 妓(ji4)
    4. 魥(ji4)
    5. 璾(ji4)
    6. 際(ji4)
    7. 懻(ji4)
    8. 䤒(ji4)
    9. 系(ji4)
    10. 跽(ji4)
    11. 霽(ji4)
    12. 㮨(ji4)
同部首
    1. 具
    2. 𠔮
    3. 𠔝
    4. 𠔍
    5. 𠔧
    6. 𠔦
    7. 𠔕
    8. 𠔨
    9. 𠔥
    10. 𠔃
    11. 𠔴
    12. 其
同筆畫
    1. 䳁
    2. 㯳
    3. 𠙱
    4. 擂
    5. 燪
    6. 醎
    7. 䭊
    8. 㿂
    9. 䴴
    10. 㷷
    11. 醙
    12. 縦
初中古詩詞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先秦·列御寇 列子《愚公移山》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先秦·列御寇 列子《愚公移山》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