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jiān
ㄐㄧㄢ
部首 竹
部外 5
總筆畫 11
繁體 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B3A
314314115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gr|tgau
hij
mhm
88503
拼音 jiān
注音 ㄐㄧㄢ
部首 竹 部外 5總筆劃 11
基本區 7B3A筆順 31431411534
● 笺
(箋)
jiān ㄐㄧㄢ
英語 note, memo; stationery; comments
德語 Brief (bogen) (S)
法語 papier à lettre de fantaisie,lettre,document
見「箋」。
【廣韻】【正韻】則前切【集韻】【韻會】將先切,𠀤音湔。【說文】表識書也。【篇海】古者紀其事,以竹編次爲之。【廣雅】箋,云也。
又書也。 鄭康成衍毛氏詩,傳之未盡者曰箋。【呂忱·字林】鄭以毛學審備,遵暢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記識其事,故特稱爲箋。【博物志】聖人制作曰經,賢者著述曰傳,鄭康成註《毛詩》曰箋。或云毛公嘗爲北海郡守,鄭是此郡人,謙敬不敢言註,但表識其不明者耳。 【玉篇】通作牋。
表識書也。从竹戔聲。則前切
(箋)表識書也。鄭六藝論云:注詩宗毛爲主。毛義若隱略,則更表明。如有不同,卽下己意。按注詩偁箋,自說甚明。博物志云:毛爲北海相,鄭是郡人,故稱箋以爲敬。此泥魏晉時上書偁箋之例,絕非鄭意。从竹戔聲。則前切。十四部。
国际音标 tɕiæn˥
粤语 zin1
重定向至「箋」。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