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í

ㄘˊ

部首 水

部外 14

總筆畫 17

滋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FE8

左右結構

441431554554454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iuxn

etvp

vuzw

38133

拼音 cí

注音 ㄘˊ

部首 水 部外 13總筆劃 16

基本區 6FE8筆順 4414315545544544

濨 基本解釋

● 濨

cí ㄘˊ


  1. 古水名,在今中國河北省。
【漢典】
【巳集上】【水】 濨·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濨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濨·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4

【廣韻】疾之切【集韻】牆之切,𠀤音慈。㵎水名,在定州。或作滋。

【漢典】
【卷十一】【水】

↳滋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濨」字頭,请參考「滋」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益也。从水兹聲。一曰滋水,出牛飲山白陘谷,東入呼沱。子之切〖注〗𣳯,古文。

《說文解字注》

(滋)益也。艸部茲下曰:艸木多益也。此字从水茲,爲水益也。凡經傳增益之義多用此字。亦有用茲者,如常棣、召旻傳云:兄,茲也。桑柔傳云:兄,茲也。衹是一義。从水茲聲。各本篆文作,解作玆聲,誤也,今正。說詳四篇下茲篆下。子之切。一部。一曰滋水,出牛㱃山白陘谷,東入呼沱。此謂水名也。地理志:常山郡南行唐牛飲山白陸谷,滋水所出。東至新巿,入虖池水,南行唐故城在今直隷正定府行唐縣縣治北。新巿故城在今正定府治西北四十里。一統志曰:滋河源出山西五臺縣畍,東南流逕正定府靈壽縣北,行唐縣南。又東歴正定藳城二縣北,無極縣南。又東北人定州深澤縣畍。古與滹沱合流,今折而東北,與滱沙二水合。不入滹沱矣。

【漢典】

濨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sʰɿ˧˥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濨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滋」。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滋」 後2.40.16合8294「滋」 說文‧水部「滋」 睡.日甲34「濨」
甲骨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滋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珁(ci2)
    2. 䨏(ci2)
    3. 䲿(ci2)
    4. 茨(ci2)
    5. 㘂(ci2)
    6. 䭣(ci2)
    7. 祠(ci2)
    8. 䆅(ci2)
    9. 㤵(ci2)
    10. 堲(ci2)
    11. 辝(ci2)
    12. 垐(ci2)
同部首
    1. 沩
    2. 洈
    3. 湗
    4. 㵂
    5. 渳
    6. 澟
    7. 漽
    8. 溻
    9. 潬
    10. 㴨
    11. 㵛
    12. 湒
同筆畫
    1. 龬
    2. 獨
    3. 膴
    4. 擇
    5. 豱
    6. 檖
    7. 㣓
    8. 燃
    9. 㯧
    10. 㒯
    11. 澢
    12. 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