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páo

ㄆㄠˊ

部首 鹿

部外 5

總筆畫 16

麃 𪊚 𪊳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E85

左上包圍結構

4135221153535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ynjn|oxxn

ippru

txry

00212

拼音 páo

注音 ㄆㄠˊ

部首 鹿 部外 5總筆劃 16

基本區 9E85筆順 4135221153535515

麅 基本解釋

● 麅

páo ㄆㄠˊ


  1. 麅子。亦稱麞麅。中型鹿類。耳朵和眼都大,頸長,尾很短,後肢略比前肢長,冬季毛棕褐色,夏季毛栗紅色,臀部灰白色,雄的有角。吃青草、野果和野菌等。分佈于歐亞兩洲,我國產于東北、西北等地。清楊賓《柳邊紀略》八:「柳條邊外,山野江河産珠、人參……鹿、麅、鱘鰉魚諸物。」

英語 a small spotted deer found in north China

【漢典】

麅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麅 páo

名

麅子 [a kind of deer],麞麅。一種中型鹿類。頸長,耳、眼都大,雄的有角,我國東北和西北有產

【漢典】

麅 國語辭典

麅
  1. 「麃 」的異體字。

【漢典】
【亥集下】【鹿】 麅·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5

麅 《康熙字典》

【亥集下】【鹿】 麅·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5

【集韻】蒲交切,音庖。麠屬。【字彙】與麃同。鹿屬。

【漢典】
【卷十】【鹿】

↳麃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麅」字頭,请參考「麃」字:)
【卷十】【鹿】
《說文解字》

麠屬。从鹿,㶾省聲。薄交切

《說文解字注》

(麃)麞屬。鉉本作麠屬。鍇本作麋屬。今依韵會本。麃者、麞屬也。麞者、麋屬也。韋昭曰。楚人謂麋爲麃。葢麃似麋而無角。陸機詩疏曰。四足之美有麃。㒳足之美有鷮。从鹿。㶾省聲。薄交切。二部。詩鄭風。駟介麃麃。傳云。武皃。葢儦儦之叚借字也。

【漢典】

麅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pʰɑu˧˥ 日语读音 OOSHIKA

客家话 [海陆腔] pau2 [客英字典] pau2 [台湾四县腔] pau2 [梅县腔] pau2粤语 paau4潮州话 bau1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麅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麃」。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麃」 九年衛鼎西周中期集成2831「麃」 天策「麃」 說文‧鹿部「麅」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麃
𪊚
𪊳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鉋(pao2)
    2. 咆(pao2)
    3. 匏(pao2)
    4. 跁(pao2)
    5. 褜(pao2)
    6. 袌(pao2)
    7. 刨(pao2)
    8. 炮(pao2)
    9. 爮(pao2)
    10. 䛌(pao2)
    11. 袍(pao2)
    12. 垉(pao2)
同部首
    1. 麝
    2. 麆
    3. 麈
    4. 䴩
    5. 麠
    6. 麙
    7. 䴧
    8. 麜
    9. 麊
    10. 䴟
    11. 麇
    12. 䴣
同筆畫
    1. 䤳
    2. 蹅
    3. 閽
    4. 餡
    5. 䛻
    6. 䦃
    7. 憻
    8. 輮
    9. 錌
    10. 學
    11. 駢
    12. 劔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