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ī

ㄔ

部首 手

部外 19

總筆畫 22

摛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521

左右結構

12141345225543241112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yby|ryry

qybg

dszn

50015

拼音 chī

注音 ㄔ

部首 手 部外 18總筆劃 21

基本區 6521筆順 121413452255432411121

攡 基本解釋

● 攡

chī ㄔˉ


  1. 舒展;散佈:~錦布繡。英名遠~。
  2. 鋪陳:「馳辯如濤波,~藻如春華。」
【漢典】
【卯集中】【手】 攡·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9

攡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 攡·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9

【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𠀤音離。張也。【揚子·太𤣥經】幽攡萬類,而不見形。

又【集韻】【正韻】𠀤抽知切。與摛同。見摛字註。◎按本十八畫,字彙入十九畫,誤。

【漢典】
【卷十二】【手】

↳摛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攡」字頭,请參考「摛」字:)
【卷十二】【手】
《說文解字》

舒也。从手离聲。丑知切

《說文解字注》

(摛)舒也。蜀都賦:摛藻𢴵天庭。魏都賦:摛翰則華縱春葩。太玄經:幽攡萬類。字作攡。从手离聲。丑知切。古音在十七部。

【漢典】

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ʅ˥

粤语 ci1潮州话 li5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支韻 平聲 離小韻 吕支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歌部 ;王力系统:透母 歌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攡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摛」。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摛」 說文‧手部「攡」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摛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妛(chi1)
    2. 摛(chi1)
    3. 誺(chi1)
    4. 噭(chi1)
    5. 瓻(chi1)
    6. 䇪(chi1)
    7. 笞(chi1)
    8. 䧝(chi1)
    9. 眵(chi1)
    10. 胵(chi1)
    11. 樆(chi1)
    12. 訵(chi1)
同部首
    1. 摙
    2. 搖
    3. 㧣
    4. 搠
    5. 㩁
    6. 摚
    7. 擆
    8. 㧢
    9. 挄
    10. 攜
    11. 捛
    12. 搗
同筆畫
    1. 鼛
    2. 顨
    3. 鷍
    4. 櫼
    5. 欄
    6. 騺
    7. 纇
    8. 櫺
    9. 曩
    10. 䁿
    11. 欀
    12. 鰨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