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chōng
ㄔㄨㄥ
部首 手
部外 11
總筆畫 14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44F
121111343215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rdwv|rdwe
qqkx
dcnb
55077
拼音 chōng
注音 ㄔㄨㄥ
部首 手 部外 11總筆劃 14
基本區 644F筆順 12111134321511
● 摏
chōng ㄔㄨㄥ 《廣韻》書容切,平鍾書。東部。
英語 pound; strike against; ram; (Cant.) to hit with the elbow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書容切,音舂。衝也,撞也,擣也。【左傳·文十一年】獲長狄僑如,富父終甥摏其喉以戈。亦作舂。
擣粟也。从廾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書容切
(舂)擣粟也。言粟以晐他榖,亦言粟以晐米。小徐本粟作米。周禮有舂人。廣雅曰:臿䑘䑔䑗糳捶𦦺𣀔㯔䂿舂也。从持杵㠯臨臼。會意。書容切。九部。杵省。此與日部匕合也,會部曾益也,㫃部允進也同,皆六書之叚借也。古者雝父初作舂。太平御覧、世本:雍父作舂杵臼。宋衷曰:雍父,黄帝臣也。周本紀:楚圍雍氏。正義云:括地志:故雍城在洛州陽翟縣東北二十五里。故老云:黄帝時雍作杵臼所封也。
国际音标 tʂʰuŋ˥ 日语读音 TSUKU
客家话 [海陆腔] zhung1 [梅县腔] zhung1 [宝安腔] z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粤语 sung1
近代音 穿母 東鍾韻 平聲陰 沖小空;中古音 審書母 鍾韻 平聲 舂小韻 書容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東部 ;王力系统:書母 東部 ;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