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mián

ㄇㄧㄢˊ

部首 宀

部外 0

總筆畫 3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B80

單體結構

44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pyyn

ib

wdaa

30320

拼音 mián

注音 ㄇㄧㄢˊ

部首 宀 部外 0總筆劃 3

基本區 5B80筆順 445

宀 基本解釋

● 宀

mián ㄇㄧㄢˊ


  1. 深屋。
  2. 覆蓋。

英語 roof; KangXi radical 40

德語 Radikal Nr. 40 = Dach

法語 toit (radical)​

【漢典】

宀 國語辭典

宀ㄇㄧㄢˊmián
名
  1. 古代一種四面有牆,上有覆蓋,內有堂有室的深屋。《說文解字·宀部》:「宀,交覆深屋也。」清·段玉裁·注:「古者屋四注,東西與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屋,是為深屋。」

  2. 二一四部首之一。

【漢典】
【寅集上】【宀】 宀·康熙筆画:3 ·部外筆画:0

宀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 宀·康熙筆画:3 ·部外筆画:0

【廣韻】武延切【集韻】彌延切,𠀤音綿。【說文】交覆深屋也。【田藝衡曰】古者穴居野處,未有宮室,先有宀,而後有穴。宀,當象上阜高凸,其下有𠕄可藏身之形,故穴字从此。室家宮宁之制,皆因之。

【漢典】
【卷七】【宀】

宀 《說文解字》

【卷七】【宀】
《說文解字》

交覆深屋也。象形。凡宀之屬皆从宀。武延切

《說文解字注》

(宀)交覆𥥍屋也。古者屋四注。東西與南北皆交覆也。有堂有室是爲深屋。自部?下曰。宀宀、不見也。是則宀宀謂深也。象形。象兩下之形。亦象四注之形。武延切。古音當在十二部。凡宀之屬皆从宀。

【漢典】

宀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miæn˧˥ 日语读音 YANE IE

客家话 [客英字典] men2 mien2 [台湾四县腔] mien2 [梅县腔] mien2 [宝安腔] men2 [海陆腔] mien2粤语 min4

近代音 中古音 明母 仙韻 平聲 緜小韻 武延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寒部 ;王力系统:明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宀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宀」 乙5061合13517「宀」 說文‧宀部「宀」
「宀」 存812合14993
甲骨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㰃(mian2)
    2. 㐷(mian2)
    3. 檰(mian2)
    4. 䰓(mian2)
    5. 綿(mian2)
    6. 婂(mian2)
    7. 媔(mian2)
    8. 䒥(mian2)
    9. 蝒(mian2)
    10. 䃇(mian2)
    11. 㬆(mian2)
    12. 㒙(mian2)
同部首
    1. 宨
    2. 宔
    3. 寧
    4. 宦
    5. 宽
    6. 寙
    7. 寯
    8. 宱
    9. 宜
    10. 㝒
    11. 寈
    12. 㝙
同筆畫
    1. 弓
    2. 彐
    3. 大
    4. 也
    5. 纟
    6. 勺
    7. 川
    8. 凢
    9. 彑
    10. 叉
    11. 𠀄
    12. 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