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gōng

ㄍㄨㄥ

部首 弓

部外 0

總筆畫 3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F13

單一結構

51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ngn

n

yza

17027

拼音 gōng

注音 ㄍㄨㄥ

部首 弓 部外 0總筆劃 3

基本區 5F13筆順 515

常 通 標

弓 基本解釋

● 弓

gōng ㄍㄨㄥˉ


  1. 射箭或發彈丸的器具:~箭。~弩。飛鳥盡,良~藏。
  2. 像弓的器具或形態:胡琴~子。~鞋。
  3. 舊時丈量地畝用的器具和計算單位。
  4. 彎曲:~身。
  5. 姓。

英語 bow; curved, arched; KangXi radical number 57

德語 Bogen

法語 arc,archet,courbé en arc,voûter,courber,mesure agraire de 5 pieds,57e radical

【漢典】

弓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弓 gōng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後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隸變後變成現在的「弓」字。「弓」是漢字部首之一,從「弓」的字多與「弓箭」有關係。本義:射箭或打彈的器械)

(2) 同本義 [bow]

弓,兵也,所以發矢。——《說文》

弓,揉木而弦之以發矢。——《正字通》

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楚辭·九歌·國殤》

良冶之子,必學爲裘;良弓之子,必學爲箕。——《禮記·學記》

毋弛而弓,一棲兩雄。——《韓非子·揚權》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漢· 賈誼《過秦論》

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車行》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毛澤東《沁園春·雪》

(3) 又如:弓手(亦作「弓箭手」。宋元時州縣統轄的負責巡邏、緝捕的兵卒);弓壺(有「弓」字銘文的酒器;裝弓的袋);弓號(弓);弓劍(弓與劍);弓箕(弓和箕。喻指世傳的家業技藝)

(4) 形狀或作用像弓的器具 [anything bow-shaped]

忽然翻出一雙繡花的弓鞋來。——《範愛農》

劍花寒不落,弓月曉逾明。——《樂府詩集·隋·明餘慶·軍行》

(5) 又如:彈弓;胡琴弓;弓小(弓形而纖小);弓彎(弓鞋。指纏腳婦女穿的鞋)

(6) 演奏弓弦樂器時的運弓技術 [bowing]。如:連弓;分弓;頓弓;連頓弓;擊跳弓;彈跳弓;拋弓

(7) 丈量土地的器具,用木製成,形狀似弓 [old unit for measuring length of land(=5尺)],兩端距離是五尺,也叫步弓

侯道五十弓。——《儀禮·鄉射禮記》

丈地弓制不真,責之弓手。——清· 黃六鴻《清文部·責經手》

(8) 又如:弓手(古代丈量地畝持步弓的人)

詞性變化


◎ 弓 gōng

量

(1) 丈量土地的計量單位,一弓爲五尺、三百六十弓爲一里 [a measure of length]

自冢至麓,凡二百弓。——唐· 陸龜蒙《送小雞山樵人序》

(2) 又如:弓口(尺寸。弓:丈量土地的計量單位)

◎ 弓 gōng

動

(1) 彎曲,引申爲彎身,指行禮 [bend;bow]

據唐· 段成式《酉陽雜俎·諾皋記》載,謂有士人醉臥,見婦人踏歌曰:「舞袖弓腰渾忘卻,蛾眉空帶九秋霜。」其中雙鬟者問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見我作弓腰乎?」乃返首髻及地,腰勢如規

(2) 又如:弓腰人(古指舞伎);弓身

常用詞組


弓箭步弓箭手弓弩弓弩手弓身弓弦,弓弦兒弓形弓腰
【漢典】

弓 國語辭典

弓ㄍㄨㄥgōng
名
  1. 武器名。由彎成弧形的木條繫上絲繩製成用以發射箭矢或彈丸的器具。如:「弓箭」、「彈弓」。《三國演義·第六十五回》:「張飛帶住馬,拈弓搭箭,回射馬超。」

  2. 量詞。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六尺為一弓。《儀禮·鄉射禮》:「侯道五十弓。」唐·孔穎達·正義:「六尺為步,弓之下制六尺,與步相應。」

  3. 姓。如前秦有弓蚝。

  4. 二一四部首之一。

動
  1. 彎曲。如:「弓腰」、「弓著背」。

【漢典】
【寅集下】【弓】 弓·康熙筆画:3 ·部外筆画:0

弓 《康熙字典》

【寅集下】【弓】 弓·康熙筆画:3 ·部外筆画:0

【唐韻】居戎切【集韻】【韻會】居雄切【正韻】居中切,𠀤音宮。【說文】弓,以近窮遠。象形。【釋名】弓,穹也。張之穹穹然也。【山海經】少皡生般,是始爲弓。【荀子·解蔽篇】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於射。【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取六材,必以其時。六材旣聚,巧者和之。幹也者以爲遠也,角也者以爲疾也,筋也者以爲深也,膠也者以爲和也,絲也者以爲固也,漆也者以爲受霜露也。

又車蓋橑。【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弓鑿廣四枚。【註】弓,蓋橑也。【疏】漢世名弓蓋爲橑子也。

又射侯之數。【儀禮·鄕射禮】侯道五十弓。【疏】六尺爲步,弓之古制六尺,與步相應,而云弓者,侯之所取數,宜於射器也。【周禮·天官·司裘註】凡侯道,虎九十弓,熊七十弓,豹麋五十弓。

又量地之數。【度地論】二尺爲一肘,四肘爲一弓,三百弓爲一里。三百六十步爲一里,卽三百弓也。【西域記】鼓小者聞五百弓。【註】五百弓,二里半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河閒國有弓高縣。【史記·韓王信傳】漢封頹當爲弓高侯。

又水名。【史記·霍去病傳】濟弓閭。

又姓。【廣韻】魯大夫叔弓之後。【韻會】漢有光祿勳弓祉。

又與肱通。【公羊傳·昭三十一年】黑弓以濫來奔。【註】黑弓,二傳作黑肱。

又與穹通。【史記·天官書】穹閭。【註】索隱曰:一作弓閭。弓音穹,蓋謂以氊爲閭,崇穹然。

【漢典】
【卷十二】【弓】

弓 《說文解字》

【卷十二】【弓】
《說文解字》

以近窮遠。象形。古者揮作弓。《周禮》六弓:王弓、弧弓以射甲革甚質;夾弓、庾弓以射干侯鳥獸;唐弓、大弓以授學射者。凡弓之屬皆从弓。居戎切

《說文解字注》

(弓)竆也。補此二字。以㬪韵爲訓之例也。㠯近竆遠者。者字今補。象形。居戎切。古音在六部。讀如肱。古者揮作弓。郭景純引世本曰。牟夷作矢。揮作弓。此等皆當出世本作篇。揮、黃帝臣。周禮。六弓。王弓、弧弓㠯䠶甲革甚質。夾弓、庾弓㠯䠶干侯鳥獸。唐弓、大弓㠯授學䠶者。夏官司弓矢文也。說詳鄭注。甚質今作椹質。按故書作鞎。大鄭云。鞎當爲椹。許書無椹字。葢許從鄭。鄭本作甚也。干今作豻。凡弓之屬皆从弓。

【漢典】

弓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kuŋ˥ 唐代读音 *giung日语读音 YUMI韩语罗马 KWUNG现代韩语 궁越南语 cung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giung1 [东莞腔] giung1 [客英字典] giung1 [沙头角腔] giung1 [梅县腔] giung1 [宝安腔] giung1 [海陆腔] giung1 [陆丰腔] giung1 [台湾四县腔] giung1粤语 gung1

近代音 見母 東鍾韻 平聲陰 工小空;中古音 見母 東韻 平聲 弓小韻 居戎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登部 ;王力系统:見母 蒸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徽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弓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弓」 前5.7.2合8867「弓」 弓父庚卣商代晚期或西周早期集成4968「弓」 包2.260「弓」 說文‧弓部「弓」
「弓」 乙137合21339「弓」 十五年趞曹鼎西周中期集成2784「弓」 天策
「弓」 菁11.19合21595「弓」 師湯父鼎西周中期集成2780「弓」 曾43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厷(gong1)
    2. 觵(gong1)
    3. 𠃋(gong1)
    4. 躬(gong1)
    5. 匑(gong1)
    6. 红(gong1)
    7. 糿(gong1)
    8. 塨(gong1)
    9. 躳(gong1)
    10. 恭(gong1)
    11. 龏(gong1)
    12. 愩(gong1)
同部首
    1. 㣆
    2. 弫
    3. 㢯
    4. 彄
    5. 彈
    6. 弾
    7. 引
    8. 㢫
    9. 弰
    10. 彇
    11. 㣅
    12. 㢺
同筆畫
    1. 丬
    2. 叉
    3. 勺
    4. 乞
    5. 𠚤
    6. 已
    7. 亡
    8. 屮
    9. 尸
    10. 丈
    11. 彡
    12. 饣
小學古詩詞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先秦·《孟子·告子》 《学弈》
初中古詩詞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汉·司马迁 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周亚夫军细柳》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宋·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唐·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