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xiàng

ㄒ〡ㄤˋ

部首 邑

部外 3

總筆畫 6

巷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8675

左右結構

55352

五筆

倉頡

鄭碼

xtbh

vhnl

zzy

拼音 xiàng

注音 ㄒ〡ㄤˋ

部首 邑 部外 3總筆劃 5

擴展B 28675筆順 55352

𨙵 基本解釋

● 𨙵

xiàng ㄒ〡ㄤˋ《集韻》胡降切,去绛匣。


  1. 同「巷」。邻道。也作「𨛜」、「𨜕」。《説文•𨛜部》「𨛜,鄰道也」
【漢典】
【補遺·酉集】【邑】 𨙵·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3

𨙵 《康熙字典》

【補遺·酉集】【邑】 𨙵·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3

【字彙補】巷本字。

【漢典】
【卷六】【𨛜】

↳𨞠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𨙵」字頭,请參考「𨞠」字:)
【卷六】【𨛜】
《說文解字》

里中道。从𨛜从共。皆在邑中所共也。䢽,篆文从𨛜省。胡絳切

《說文解字注》

(𨞠)里中道也。不言邑中道,言里中道者,言邑不該里,言里可該邑也。析言之國大邑小,邑大里少。渾言之則國邑通偁,邑里通偁。載師注曰:今人云邑居里。此邑里通偁也。高祖紀云:沛豐邑中陽里人。此邑里析言也。應劭曰:沛縣也,豐其鄉也。然則鄉可偁邑矣。周禮:五家爲鄰,五鄰爲里。此周制也。齊語:五家爲軌,十軌爲里。此齊制也。百官志曰:里魁掌一里百家,什主十家,伍主五家,以相檢察。此漢制也。里中之道曰巷。古文作𨞠。爾雅作衖。引伸之凡夾而長者皆曰巷。宫中衖謂之壷是也。十七史言弄者,皆卽巷字,語言之異也。今江蘇俗尚云弄。从𨛜共。會意。言在邑中所共。說會意之恉。道在邑之中,人所共由。胡絳切。共亦聲也。九部。

(䢽)篆文从邑省。䢽爲小篆,則知𨞠爲古文籒文也。先古籒後篆者,亦丄部之例。䢽今作巷。

【漢典】

𨙵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巷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潒(xiang4)
    2. 缿(xiang4)
    3. 姠(xiang4)
    4. 橡(xiang4)
    5. 相(xiang4)
    6. 曏(xiang4)
    7. 閧(xiang4)
    8. 嶑(xiang4)
    9. 鱌(xiang4)
    10. 䤔(xiang4)
    11. 㟟(xiang4)
    12. 嚮(xiang4)
同部首
    1. 鄖
    2. 邨
    3. 隇
    4. 郂
    5. 邭
    6. 险
    7. 䧫
    8. 陂
    9. 郼
    10. 陬
    11. 䧟
    12. 隮
同筆畫
    1. 艿
    2. 犮
    3. 斥
    4. 另
    5. 奶
    6. 邝
    7. 邗
    8. 叽
    9. 北
    10. 㐌
    11. 议
    12. 丱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