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óu

ㄧㄡˊ

部首 犬

部外 4

總筆畫 7

繁體 猶

尤 猶 𤠁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2B9

左右結構

35313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qtdn|qtdy

khiku

qmgr

43212

拼音 yóu

注音 ㄧㄡˊ

部首 犬 部外 4總筆劃 7

基本區 72B9筆順 3531354

常 標

犹 基本解釋

● 犹

yòu 〡ㄡˋ


  1. 獸名。《集韻•宥韻》:「犹,獸名。」

● 犹

(➋猶)

yóu ㄧㄡˊ


  1. 犬吠聲。《龍龕手鑑•犬部》:「犹,犬吠聲也。」
  2. 同「猶」。《正字通•犬部》:「犹,與猶通。」按:今為「猶」的簡化字。
  3. 姓。也作「尤」。《正字通•犬部》:「犹,姓。宋有犹道明,邛州人。犹,或作尤。」

英語 like, similar to, just like, as

德語 als ob; wie; gleich ,dennoch, doch; noch immer ,schikanieren (V)​,You (Eig, Fam)

法語 comme,encore

【漢典】

犹 詳細解釋

見「猶」。

【漢典】
【巳集下】【犬】 犹·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犹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 犹·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4

【集韻】尤救切,音宥。獸名。

【漢典】
【卷十】【犬】

↳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犹」字頭,请參考「猶」字:)
【卷十】【犬】
《說文解字》

玃屬。从犬酋聲。一曰隴西謂犬子爲猷。以周切

《說文解字注》

(猶)玃屬。釋獸曰:猶如麂,善登木。許所說謂此也。曲禮曰:使民決嫌疑,定猶豫。正義云:《說文》:猶,玃屬。豫,𧰼屬。此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豫。按古有以聲不以義者,如猶豫雙聲,亦作猶與,亦作冘豫,皆遲疑之皃。老子:豫兮如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離騷:心猶豫而狐疑。以猶豫二字皃其狐疑耳。李善注洛神賦乃以猶獸多豫、狐獸多疑對說,王逸注離騷絕不如此,禮記正義則又以猶與豫二獸對說,皆郢書燕說也。如九歌君不行兮夷猶,王逸卽以猶豫解之。要亦是雙聲字。春秋經猶三望、猶朝於廟,猶繹今。謂可已而不已者曰猶,卽猶豫、夷猶之意也。釋詁曰:猷,謀也。釋言曰:猷,圖也。召南傳曰:猶,若也。《說文》:圖者,畫也,計難也。謀者,慮難也。圖謀必酷肖其事而後有濟。故圖也、謀也、若也為一義。周禮:以猶鬼神示之居。猶者,圖畫也。是則皆從遲疑鄭重之意引伸之。魏風毛傳:猷,可也。可之義與庶幾相近,庶幾與今語猶者相近也。釋詁又曰:猷,道也。以與由音同。秩秩大猷,漢書作大繇可證。釋詁又云:猷,已也。謂已然之䛐,亦卽猶三望之類也。从犬酋聲。以周切。三部。今字分猷謀字犬在右,語助字犬在左。經典絕無此例。一曰隴西謂犬子爲猶。此別一義。益證从犬之意。

【漢典】

犹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ou˧˥ 日语读音 NAO

粤语 jau4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犹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猶」。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猶」 存下731合33076「猷」 史墻盤西周中期集成10175「猶」 說文‧犬部「猶」 「犹」「犹」
「猷」 王孫遺者鐘春秋晚期集成261
「猷」 陳純釜戰國集成10371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尤
猶
𤠁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䌊(you2)
    2. 庮(you2)
    3. 魷(you2)
    4. 蚰(you2)
    5. 㑸(you2)
    6. 鈾(you2)
    7. 邮(you2)
    8. 㫍(you2)
    9. 㽕(you2)
    10. 䑻(you2)
    11. 㕱(you2)
    12. 汼(you2)
同部首
    1. 狺
    2. 㹱
    3. 狋
    4. 㺁
    5. 猇
    6. 㺂
    7. 狌
    8. 獶
    9. 㺃
    10. 獿
    11. 獥
    12. 狍
同筆畫
    1. 却
    2. 纺
    3. 钋
    4. 囥
    5. 訁
    6. 诂
    7. 角
    8. 吜
    9. 㒶
    10. 沠
    11. 旰
    12. 呆
小學古詩詞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一)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 《赠刘景文》
初中古詩詞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清·谭嗣同 《潼关》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 《泊秦淮》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南北朝·吴均 《与朱元思书》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汉·曹操 《龟虽寿》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唐·刘长卿 《长沙过贾谊宅》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明·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