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fǎng

ㄈㄤˇ

部首 糸

部外 4

總筆畫 7

繁體 紡

紡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7EBA

左右結構

5514153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xyn|xyt

vmyhs

zsy

20127

拼音 fǎng

注音 ㄈㄤˇ

部首 糸 部外 4總筆劃 7

基本區 7EBA筆順 5514153

常 標

纺 基本解釋

● 纺

(紡)

fǎng ㄈㄤˇ


  1. 「紡」的簡化字。

英語 spin, reel, weave; reeled pongee

德語 spinnen (V)

法語 filer,tordre

【漢典】

纺 詳細解釋

見「紡」。

【漢典】
【未集中】【糸】 紡·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紡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纺」字頭,请參考「紡」字。)
【未集中】【糸】 紡·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4

【廣韻】【正韻】妃兩切【集韻】【韻會】撫兩切,𠀤音仿。【說文】網絲也。【廣韻】績紡。【急就篇註】謂紡切麻絲之屬爲纑縷也。【儀禮·聘禮】賄用束紡。【註】紡,紡絲爲之,今之縛也。【左傳·昭十九年】託于紀鄣紡焉。【疏】紡,謂紡麻作纑也。

又【晉語】獻子執而紡于庭之槐。【註】紡,縣也。

 

【漢典】
【卷十三】【糸】

↳紡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纺」字頭,请參考「紡」字:)
【卷十三】【糸】
《說文解字》

網絲也。从糸方聲。妃兩切

《說文解字注》

(紡)紡絲也。紡各本作網。不可通。唐本作拗,尤誤。今定爲紡絲也三字句,乃今人常語耳。凡不必以他字爲訓者,其例如此。絲之紡,猶布縷之績緝也。左傳:莒婦人紡焉以度而去之。葢緝布縷爲繩,亦用紡名也。晉語:執而紡於廷之槐。亦謂以紡縷繩縛之也。聘禮:賓裼迎大夫,賄用束紡。鄭曰:紡,紡絲爲之。今之縳也。縳見下文,白鮮支也。據此,是紡絲專用作絹也。从糸方聲。妃㒳切。十部。

【漢典】

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fɑŋ˨˩˦

粤语 fong2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纺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紡」。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紡」曾7 「紡」睡.日甲112 「紡」說文‧糸部   「紡」 「纺」 「紡」
    「紡」信2.015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紡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㑂(fang3)
    2. 彷(fang3)
    3. 訪(fang3)
    4. 眆(fang3)
    5. 仿(fang3)
    6. 髣(fang3)
    7. 瓬(fang3)
    8. 昞(fang3)
    9. 鶭(fang3)
    10. 紡(fang3)
    11. 旊(fang3)
    12. 眪(fang3)
同部首
    1. 缴
    2. 缅
    3. 纸
    4. 缵
    5. 缈
    6. 纬
    7. 绀
    8. 绌
    9. 细
    10. 缢
    11. 缫
    12. 纰
同筆畫
    1. 犹
    2. 阿
    3. 㽕
    4. 迏
    5. 佖
    6. 佡
    7. 邰
    8. 芬
    9. 㽱
    10. 系
    11. 㚩
    12. 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