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角
- 牛、羊、鹿等頭上長出的堅硬的東西:牛~。鹿~。犄~。~質。
- 形狀像角的:菱~。皁~。
-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陸地(多用於地名):成山~(在中國山東省)。
- 幾何學指從一點引出兩條直線所夾成的平面部分:直~。~度。~鋼。~尺。
- 物體邊沿相接的地方:~落。
- 額骨(俗稱「額角」)。
- 古代未成年男孩頭頂兩側束髮爲髻(亦稱「總角」)。
- 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畫~。號~。
- 古代量器,酒的計量單位:「先取兩~酒來」。
- 中國貨幣單位。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量詞。
● 角
- 古代酒器,青銅製,形似爵而無柱,兩尾對稱,有蓋,用以溫酒和盛酒。
- 演員,或指演員在戲劇中所扮演的人物:~色。名~。
- 較量,競爭:~力。~鬥。~逐。
- 古代五音之一,相當於簡譜「3」。
- 姓。
英語 horn; angle, corner; point
德語 angeln (S),Kante (S),Rolle (Oper, Schauspiel, Aufführung usw.) (S),Schauspieler, Schauspielerin (S),dreibeiniges Weingefäß
法語 rôle,acteur,personnage,querelle,corne,angle,cornet,dixième de yuan,cap (géographie),148e radical
角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獸角形。本義:動物的角)
(2) 同本義 [horn of an animal]
角,獸角也。——《說文》
麟之角。——《詩·周南·麟之趾》
北方之美者,有幽都之筋角焉。—《爾雅·釋地》
旃裘筋角。——《史記·貨殖列傳》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傳》
又如:角燈(用透明角質物做罩的燈);角帶(綴有角質飾物的腰帶);角弓(用獸角作裝飾的硬弓);角枕(以獸角來裝飾的枕頭);角馬(馬頭上生角。比喻違反常態);角節(用犀角做的符節)
(3) 突起的額骨 [frontal bone]
惡角犀豐盈。——《國語·鄭語》
又如:角犀(額角近頭髮邊緣,隱然隆起,有如伏犀,稱爲角犀);角崩(以頭叩地)
(4) 古代未成年的人,頭頂兩側束髮爲髻,狀如牛角,故稱角 [horn-like hairs]
男角女羈。——《禮記·內則》
又如:角兒(頭頂向上豎起的髮髻);總角;角髻(古代童稚的髮髻。狀如牛角);角發(束髮如角狀);角婢(少婢。束髮如角)
(5) 幾何學上稱兩條直線相交於一點所形成的形狀或所夾的空間[angle]。
如:銳角;鈍角;對角;補角;夾角;角臺;角明(標明,因標註在角上而得名);角佩(以角錐製成的佩飾)
(6) 角落 [corner]
四角垂香囊。——《玉臺新詠·古詩爲焦仲卿妻作》
四角龍子幡。
又如:門角;拐角;牆角;角子(角落;閣子,小屋;餃子);角子門(側門,邊門);角睞(用眼角斜視);角隅(角落)
(7) 形狀像角的東西 [sth.in the shape of a horn]。
如:皁角;菱角;角冠(道士的尖帽子);角田(豆田);豆角;角黍(糉子);角巾素服(泛指便服);角巾私第(去官服,換上角巾而住私宅。多用於恭維官員居功不傲)
(8) 伸入水域的陸地的尖端或延長部分,或如半島或如突出的尖端 [cape]。
如:好望角;科德角;哈特拉斯角
(9) 借指禽獸 [birds and beasts]。
如:角物(泛指有角的動物)
(10) 斜 [oblique]。
如:角槎(斜砍)
(11) 號角 [horn;toot;bulge]
四面邊聲連角起。——宋· 范仲淹《漁家傲》
清角吹寒。——宋· 姜夔《揚州慢》
(12) 通「斠」。古時平鬥斛的工具 [level;strickle]
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孫子兵法·虛實篇》
尺寸也、繩墨也,……,角量也,謂之法。——《管子·七法》
詞性變化
量
(1) 我國輔幣名。十角等於人民幣一元 [jiao,a fractional unit of money in China]。
如:幾角?;角票(票面以角爲單位的紙幣的統稱);角洋(舊時通用的以角爲單位的小銀幣);角子
(2) 四分之一 [quarter]。
如:一角餅
(3) 古代量器名 [a measuring vessel]
一角一散。——《特牲饋食禮》。注:「角四升。」
鬥,斛也,角,量也。——《管子》
魯達道:「先打四角酒來。」——《水滸傳》
常用詞組
基本詞義
名
(1)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銅製。形似爵而無柱與流,兩尾對稱,有蓋,用以溫酒和盛酒 [an ancient,three legged wine cup]
一角一散。——《儀禮·特牲饋食禮》。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爲之。」
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禮記·禮器》
(2) 角色,人物 [role;part]。
如:主角兒;配角;角藝(賣藝的妓女)
(3) 行當,即主要根據戲曲演員所扮演人物的性別和性格等劃分的類型 [type of role]。
如:丑角;旦角
(4) 演員 [actor or actor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drama]。
如:紅角兒、名角、坤角、男角、女角
詞性變化
動
(1) 比試;競爭 [contend]
陛下之與諸公,非親角材之臣之也。——《漢書·賈誼傳》
作角抵戲。——《漢書·武帝紀》
肆射御角力。——《呂氏春秋·孟冬》。注:「猶試也。」
日與子弟角。——《聊齋志異·促織》
又如:角試(通過比賽成績比較優劣);解力(比賽武力;動武);口角(爭吵;鬥嘴)
(2) 衡量,考察 [weight]
角鬥甬。——《禮記·月令》。注:「謂平之也。」
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孫子》。曹操注:「角,量也。」
陛下之與諸公,非親角材而臣之也。——《漢書》
常用詞組
角 國語辭典
-
獸類頭上或鼻前長出的硬質突狀物。如:「牛角」、「鹿角」。《易經·大壯卦·九三》:「羝羊觸藩,羸其角。」
-
幾何學上稱兩直線相交所夾成的空間。如:「直角」、「鈍角」、「對頂角」。
-
地理學上指陸地向海中突出的部分。如:「岬角」、「鼻頭角」、「好望角」。
-
量詞。計算錢幣的單位。十角等於一元。
-
角落,物體兩個邊沿相接的地方。如:「牆角」、「桌角」、「屋角」、「東北角 」、「西南角」。
-
樂器名。初以動物的角製成,後改用竹、木、銅等材料,有曲形、竹筒等形狀,多用於軍隊中。唐·韋莊〈章臺夜思〉詩:「孤燈聞楚角,殘月下章臺。」
-
二一四部首之一。
-
競爭、較量。如:「角智」、「角勝」、「口角」。《聊齋志異·卷一·王成》:「每值上元,輒放民間把鶉者入邸相角。」
-
參見「角里 」條。
-
戲劇的表演人物。如:「主角」、「配角」、「丑角」。
-
星名。二十八星宿之一,東方蒼龍七宿的第一宿,有兩顆星。《國語·周語中》:「夫辰角見而雨畢,天根見而水涸。」三國吳·韋昭·注:「辰角,大辰蒼龍之角。角,星名也。」《楚辭·屈原·天問》:「角宿未旦,曜靈安藏?」
-
古代五音之一。《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
【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𠀤音覺。【說文】角,獸角也。本作
𧢲,从力从肉。【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春秋·成七年】鼷鼠食郊牛角。【禮·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角解。【大戴禮·易本命】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列子·黃帝篇】傅翼戴角,謂之禽獸。
又犀有食角。【爾雅·釋獸】犀似豕。【註】犀三角,一在頂,一在額,一在鼻。鼻上者,食角也。【蘇頌曰】一名奴角。
又龍角。【埤雅】有角曰虯龍。
又角弓,以角飾弓也。【詩·小雅】騂騂角弓。【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角者,以爲疾也。【魏志·鮮𤰞傳】端牛角爲弓,世謂之角端者也。○按角端卽角顓,謂一角正立不斜,故名角端。角,古音祿,字林、正韻譌作甪,非。
又額角。【逸雅】角者,生於額角也。【後漢·光武紀】隆準日角。【註】謂庭中骨起,狀如日。【論語·撰考讖】顏回有角額,似月。
又隅也。【易·晉卦】晉其角。【疏】西南隅也。【後漢·郞顗傳】顗父宗善風角星算。【註】角,隅也。𠋫四隅之風以占吉凶。
又【唐書·裴坦傳】含人初詣省視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壓角而坐。【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舍人院每知制誥上事,必設紫褥于庭,北面拜,㕔閣長立褥東北隅,謂之壓角。
又男、女未冠、笄曰總角。【詩·衞風】總角之宴。【朱傳】結髮爲飾也。【禮·內則】剪髮爲鬌,男角女羈。【註】夾囟曰角,兩髻也。午達曰羈,三髻也。
又校也。【禮·月令】仲春,角斗甬。【註】較其同異也。【管子·七法篇】春秋角試。
又【廣韻】競也。【戰國策】駕犀首而驂馬服,以與秦角逐。【前漢·谷永傳】角無用之虛文。
又【增韻】通作确。【前漢·李廣傳】數與鹵确。【註】謂競勝負也。
又【韻會】角抵,戲名。六國時所造,使兩兩相當,角力相抵觸。【史記·李斯傳】作觳抵。【前漢·武帝紀】作角抵。
又【張騫傳】作角氐。角與觳通。
又掎角,駐兵以制敵也。【正韻】紲其後曰掎,絓其前曰角。【左傳·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魏志·少帝紀】吳𡨥屯逼永安,遣荆、豫諸軍,掎角赴救。【韻會】亦作捔。
又東方之音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前漢·律歷志】角,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爾雅·釋樂】角謂之經。【韻會】通作龣。【魏書·江式傳】宮商龣徵羽。【註】龣卽角字。
又大角,軍器。【演繁露】蚩尤率魑魅與黃帝戰,帝命吹角爲龍鳴禦之。【唐書·百官志】節度使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今鼓角樓始此。
又星名。【韻會】東方七宿之首,蒼龍之角十二度。【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註】列宿之長。
又【博雅】大角謂之棟星。【史記·天官書】大角者,天王帝廷。
又羊角,旋風也。【莊子·逍遙遊】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
又酒器。【禮·禮器】𤰞者舉角。【疏】四升曰角。角,觸也。不能自適,觸罪過也。
又量器。【管子·七法篇】斗斛也,角量也。【呂覽·八月紀】正鈞石,齊升角。
又木角,㪺水斗名。【禮·喪大記】虞人出木角。
又角人,官名。【周禮·地官】角人掌以時徵齒角,凡骨物于山澤之農。
又履名。【釋名】仰角,屐上施履之名也。【揚子·方言】徐土邳圻之閒,大麄謂之䩕角。【註】今漆履有齒者。
又艸名。【博雅】𦯊明,羊角也。【埤雅】莪,一名角蒿。
又果名。【淸異錄】新羅國松子有數等,惟玉角香最奇。【本草綱目】芰實,一名沙角。
又鳥名。【本草綱目】鷹,一名角鷹。【李時珍曰】頂有毛角,故名。
又小魚名鹿角。【歐陽修·達頭魚詩】毛魚與鹿角,一龠數千百。
又地名。【韓愈·祭張員外文】避風太湖,七日鹿角。【註】地在洞庭湖。
又城名。【左傳·襄二十六年】襲衞羊角,取之。【註】今廩丘縣所治羊角城是。
又縣名。【南齊書·州郡志】角陵縣,屬南新陽左郡。
又姓。【後漢·馮異傳】角閎據汧駱。
又【唐韻】【集韻】𠀤盧谷切,音祿。【類篇】獸不童也。
又【廣韻】漢四皓有角里先生。○按通雅:角,古音祿。詩召南: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史記刺客傳:天雨粟,馬生角。前漢東方朔傳:臣以爲龍又無角,謂之爲蛇又有足。揚子太𤣥經:嘖以牙者童其角,㩣以翼者兩其足。崔駰《杖頌》:用以爲杖,飾以犀角,王母扶持,永保百祿。俱叶音祿。李因篤曰:杜甫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飮寒泉逢觝觸。唐人亦作祿,音用。
又李濟翁資暇錄云:漢四皓,其一號角里先生。角音祿,今多以覺音呼,誤也。至於讀角爲覺,而角里之音祿者,輒攺作甪,則益謬矣。
又東都事略,崔偓佺云:刀下用音榷,兩點下用音鹿,一點一撇不成字,未詳。唐韻角音祿,又音覺,其實字無二形。說文角訓象獸角形,亦無刀用兩點之說。偓佺臆說,不可从。佩觿集、字林、韻會、正韻分角甪爲二,𠀤誤。
又【字彙補】古祿切,音谷。【韓愈·贈張籍詩】角角雄雉鳴。【方崧卿云】角音谷。
又【音學五書】叶良拒切,音慮。【尉繚子·兵談篇】兵如總木,弩如羊角,人人無不騰陵張膽絕乎疑慮,堂堂決而去。 【集韻】通作捔。
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iɑu˨˩˦; tɕyɛ˧˥ 唐代读音 *gak日语读音 TSUNO KADO SUMI韩语罗马 KAK LOK KOK现代韩语 각越南语 góc
客家话 [海陆腔] gok7 [陆丰腔] gok7 [台湾四县腔] gok7 [宝安腔] gok7 | luk8 [沙头角腔] gok7 [客英字典] gok7 [梅县腔] gok7 [东莞腔] gok7 [客语拼音字汇] giog5 gog5粤语 gok3 luk6
近代音 見母 蕭豪韻 入聲作上聲 角小空;中古音 來母 屋韻 入聲 禄小韻 盧谷切 一等 合口;見母 覺韻 入聲 覺小韻 古岳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屋部 ;見母 屋部 ;王力系统:見母 屋部 ;見母 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