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ào

yù

ㄠˋ

ㄩˋ

部首 大

部外 10

總筆畫 13

簡體 奥

䐿 墺 奥 𠆇 𠆑 𡪃 𡪿 𢍢 𥨩 澳 燠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5967

上下結構

3253431234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tmtd

hbk

nlpg

27804

拼音 ào yù

注音 ㄠˋ ㄩˋ

部首 大 部外 10總筆劃 13

基本區 5967筆順 3253431234134

通

奧 基本解釋

● 奧

ào ㄠˋ《廣韻》烏到切,去号影。幽部。


  1. 室內西南隅。古時祭祀設神主或尊長居坐之處。《説文•宀部》:「奧,宛也。室之西南隅。」
  2. 泛指室內深處。《淮南子•時則》:「(季夏之月)凉風始至,蟋蟀居奧。」
  3. 指隱秘處或幽深的地方。《文選•張協〈七命〉》:「絶景乎大荒之遐阻,吞響乎幽山之窮奧。」
  4. 主事人。《禮記•禮運》:「人情以為田,故人以為奧也。」
  5. 指主管的職事或顯要職位。南朝齊謝眺《忝役湘州與宣城吏民别》:「弱齡倦簪履,薄晚忝華奧。」
  6. 深。指離地面高或入地下深。《國語•周語中》:「民無懸耜,野無奧草。」
  7. 奧妙,精深。漢孔安國《尚書序》:「至于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
  8. 豬圈。《莊子•徐无鬼》:「吾未嘗為牧,而牂生於奧。」
  9. 舊指灶神。《禮記•禮器》:「燔柴於奧。夫奧者,老婦之祭也。」
  10. 方言。好極,妙極。如:唱的還怪奧裡;人家作的活可奧了。
  11. 古山水名。奧山,即今河南省泌陽市東北之虎頭山。奧水,在今河南省泌陽市、遂平縣境。《山海經•中山經》:「又東三百里曰奧山……奧水出焉,東流注入視水。」

● 奧

yù ㄩˋ《集韻》乙六切,入屋影。沃部。


  1. 溫暖。後作「燠」。《詩•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奧。」
  2. 通「澳」。水邊彎曲的地方。《詩•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緑竹猗猗。」
  3. 污濁。《漢書•王襃傳》:「去卑辱奧渫而升本朝,離疏釋蹻而享膏粱。」
  4. 四方可定居之地。後作「墺」。《漢書•地理志上》:「九州逌同,四奧既宅。」
  5. 醃制。後作「䐿」。《荀子•大略》:「曾子食魚有餘,曰:『泔之。』。門人曰:『泔之傷人,不若奧之。』」

● 奧

yōu 〡ㄡ《集韻》於求切,平尤影。


  1. 〔奧休〕同「噢咻」。《集韻•尤韻》:「燠,燠休,痛念聲。或作奧。」按:清吴玉措《别雅》卷三:「燠休,噢咻也。」

英語 mysterious, obscure, profound

德語 geheimnisvoll (Adj)

法語 mystérieux,caché,obscur,(abrév.)​ olympique,(abrév.)​ Autriche

【漢典】

奧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奧 ào

名

(1) (形聲。本義:古時指房屋的西南角。古時祭祀設神主或尊者居坐之處)

(2) 同本義 [southwest corner of house]

奧,宛也。室之西南隅。——《說文》

燔柴於奧。——《禮記·禮器》

西南隅謂之奧。——《爾雅》

司宮筵於奧。——《儀禮·少牢禮》

設於奧。——《儀禮·士喪禮》

經堂入奧。——《楚辭·招魂》

又如:奧阼(室之西南隅,爲尊者、主人之位)

(3) 泛指室內深處 [the depths of the room]

室無奧阼。——《仲尼燕居》

無能老蝙蝠,乘夜出堂奧。——張耒《夏日雜感》

又如:堂奧

(4) 宮廷內機密的地方 [hidden recesses]

出入往來禁奧。——《三國志·董昭傳》

又如:奧主(國內之主。比喻國君。奧有深居內室之意)

詞性變化

◎ 奧 ào

形

(1) 深 [deep]

野無奧草。——《國語·周語》。注:「深也。」

結根堅且奧。——陸機《塘上行》

又如:奧處(深居);奧室(內室;深宅);奧祉(深厚的福祉)

(2) 深奧,精深不易理解 [profound;b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雅誥奧義。——《書·序》。釋文:「深也。」

遂與對榻講論經奧義。——脫脫等《宋史》

抑之慾其奧。——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水亭陋室,曲有奧趣。——柳宗元《永州龍興寺東丘記》

皆曲有奧思。——李格非《洛陽名園記》

又如:奧說(奧妙的學說);奧深(高深不易理解)

(5) 姓

◎ 奧 ào

名

(1) 奧地利的簡稱 [Austria]

(2) [物]奧斯特的簡稱 [oersted]

(3) 奧林匹克的簡稱 [Olympic]。

如:奧運會

(4) 姓

常用詞組


奧博奧祕奧妙奧援奧義奧運,奧運會奧旨
【漢典】

奧 國語辭典

奧ㄠˋào
名
  1. 房室的西南隅。《說文解字·宀部》:「奧,宛也。室之西南隅。」《儀禮·士喪禮》:「乃奠燭,升自阼階,祝執巾席從,設于奧,東面。」《論語·八佾》:「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

  2. 泛指室內深處。《淮南子·時則》:「涼風始至,蟋蟀居奧。」

  3. 幽深的地方。《文選·張協·七命》:「絕景乎大荒之遐阻,吞響乎幽山之窮奧。」

  4. 主事者。《禮記·禮運》:「人情以為田,故人以為奧也。」漢·鄭玄·注:「奧,猶主也。田無主則荒。」

  5. 豬圈。《莊子·徐无鬼》:「吾未嘗為牧,而牂生於奧。」

  6. 奧地利的簡稱。

形
  1. 幽祕、精深的。《文選·孔安國·尚書序》:「至于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誥奧義,其歸一揆。」唐·王勃〈益州綿竹縣武都山淨慧寺碑〉:「武都仙鎮,龍墟奧域。」

奧ㄩˋyù
名
  1. 岸邊水流彎曲的地方。《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通「澳」、「隩」。

形
  1. 溫暖。《詩經·小雅·小明》:「昔我往矣,日月方奧。」《漢書·卷七五·李尋傳》:「其月土濕奧,恐後有雷雹之變。」同「燠 」。

【漢典】
【丑集下】【大】 奧·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奧 《康熙字典》

【丑集下】【大】 奧·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唐韻】烏到切【集韻】【韻會】【正韻】於到切,𠀤音墺。室西南隅,人所安息也。【禮·曲禮】爲人子者,居不主奧。【禮運】人情以爲田,故人以爲奧也。

又五祀之祭。【饒雙峰曰】五祀,先設主席,而祭于其所,親之也。後迎尸而祭于奧,尊之也。

又官職。【東觀漢記】桓帝時,初置祕書監,宜掌祕奧。

又積聚。【周語】野無奧草。

又烹和也。【荀子·大略篇】泔之傷人,不若奧之。

又山名。【山海經】丑陽之東三百里曰奧山,奧水出焉。

又七亂切,音竄。爨神也。【禮·禮運】奧者,老婦之祭也。【註】奧,當作爨,祭至尸食竟而祭爨神,其神則先炊也,故謂之老婦。

又【正韻】乙六切,音郁。隈也。水內曰奧。與澳隩通。

又與燠同。【詩·小雅】日月方奧。【前漢·五行志】厥罰常奧。 从宀从釆。俗作奥,非。【正字通】字彙廾部𢍢,音訓重出,今倂于此。說文奧从宀𢍏聲。宷,从宀从釆。从宀从釆或从凢从釆不成字。

【漢典】
【卷七】【宀】

奧 《說文解字》

【卷七】【宀】
《說文解字》

宛也。室之西南隅。从宀𢍏聲。烏到切〖注〗臣鉉等曰:𢍏非聲,未詳。

《說文解字注》

(奧) 宛也。 宛奥雙聲。宛者,委曲也。室之西南隅,宛然深藏,室之尊處也。 室之西南隅。从宀𢍏聲。 烏到切。古音在三部。按廾部𢍏讀若書卷,則奥宜讀若怨。而古音不尒者,取雙聲爲聲也。

【漢典】

奧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ɑu˥˧; jy˥˧ 唐代读音 qɑ̀u日语读音 OKU KUMA韩语罗马 O WUK现代韩语 오越南语 áo

客家话 [客英字典] au5 [海陆腔] au5 o5 [梅县腔] au5 [宝安腔] au5 [客语拼音字汇] au4 o4 [台湾四县腔] au5 o5粤语 ou3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奧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 秦系簡牘 楷書 楷書 楷書
      「奧」 說文‧宀部   「奧」 「奥」 「奧」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䐿
墺
奥
𠆇
𠆑
𡪃
𡪿
𢍢
𥨩
澳
燠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䜒(ao4)
    2. 䁱(ao4)
    3. 䫨(ao4)
    4. 䮯(ao4)
    5. 拗(ao4)
    6. 奥(ao4)
    7. 岰(ao4)
    8. 䯠(ao4)
    9. 垇(ao4)
    10. 驁(ao4)
    11. 㜜(ao4)
    12. 㜩(ao4)
    13. 彧(yu4)
    14. 鹆(yu4)
    15. 澚(yu4)
    16. 媀(yu4)
    17. 遹(yu4)
    18. 聿(yu4)
    19. 閾(yu4)
    20. 饫(yu4)
    21. 䘘(yu4)
    22. 欲(yu4)
    23. 寓(yu4)
    24. 䮇(yu4)
同部首
    1. 契
    2. 㚗
    3. 奓
    4. 奔
    5. 㚕
    6. 奪
    7. 失
    8. 奰
    9. 奱
    10. 奊
    11. 夾
    12. 奯
同筆畫
    1. 塚
    2. 隠
    3. 䩓
    4. 䤣
    5. 𠎶
    6. 溼
    7. 虜
    8. 搇
    9. 䩄
    10. 𠗿
    11. 銰
    12. 䚀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