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 詳細解釋
澳 國語辭典
形
深。《集韻·去聲·號韻》:「澳,深也。」
名
船舶可停靠的天然港灣,常用做地名。如:「蘇澳」、「三都澳」、「南方澳」。《宋史·卷九六·河渠志六》:「鎮江府傍臨大江,無港澳以容舟楫,三年間覆溺五百餘艘。」
澳大利亞的簡稱。
澳門的簡稱。如:「港澳七日遊」。
名
岸邊水流彎曲的地方。南朝齊·謝朓〈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詩:「二別阻漢坻,雙崤望河澳。」同「隩 」。
© 漢典
『說文解字』
隈,厓也。其内曰澳,其外曰隈。从水奥聲。於六切
『說文解字注』
(澳)隈厓也。其內曰澳。其外曰鞫。鞫舊作隈。今正。爾雅說厓岸曰。隩隈厓。內爲隩。外爲鞫。郭以隈字上屬。厓字下屬。以許訂之。郭非是。
𨸏部隈下曰。水曲隩也。隩下曰。水隈厓也。亦隈厓聯文。隩與澳字異而音義同。今毛詩聸彼淇奧字作奧。古文假借也。毛詩曰。奧、隈也。此言水曲之裏淵奧然也。大雅。芮鞫之卽。箋云。水之內曰澳。水之外曰鞫。鞫謂水曲之表圜穹然也。鞫之雙聲爲居窮切。故傴僂之狀曰鞠竆、曰匑窮。水曲之表如弓。故曰鞫。韓詩、漢志作
𨸰。字林作㘲。俗本爾雅改鞫爲隈。因或取以改說文耳。从水。奧聲。於六切。三部。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