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卜( bǔ,占卜),圭( guī)聲。本義:象徵自然現象和人事變化的一套符號,供占卜用)
(2) 同本義[divinatory symbol;diagram]
卦,筮也。——《說文》。按,所以筮也。
觀變於陰陽而立卦。——《易·說卦》。注:“象也。”
神卦靈兆。——《劇秦美新》。注:“蓍曰卦。”
卦者在左。——《儀禮·士冠禮》。注:“有司主畫地識爻者也。”又所卦者。注:“所卦者,所以畫地記爻。”
(3) 《周易》中一套有象徵意義的符號。以陽爻(—)、陰爻(--)相配合,每卦三爻,組成八卦(即經卦),象徵天地間八種基本事物及其陰陽剛柔諸性。八卦相互組合重疊,組成六十四卦(即別卦),象徵事物間的矛盾聯繫。古代視占卜所得之卦判斷吉凶 。如:卦數(《周易》中的一套有象徵意義的符號。八卦互相重疊,組成六十四卦。故以卦數代六十四卦);卦肆(卦鋪);卦爻(《易》的卦和組成卦的爻)
(4) 比喻預見 [augury]
好嘛,看你生寶這卦靈不靈吧。—— 柳青《創業史》
(5) [棋盤上的]方格 [check]
公理者,猶雲衆所同仞之界域,譬若棋枰方卦,行棋者所同仞,則此界域內不可逾。——章炳麟《太炎文錄》
詞性變化
〈動〉
占卜 [divine]。如:卦筮(占卦卜筮);卦姑(以占卜、算命等爲業的婦女);卦影(卜卦時畫的圖形。亦指此種卜術)
常用詞組
© 漢典
卦 國語辭典
名
古代卜筮所用的符號。相傳為伏羲氏所創,以陰爻(⚋)陽爻(⚊)相配合,每卦三 爻,形成八卦,八卦互相搭配,演為六十四卦。古人觀卦象以定吉凶。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