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部首

異體字

部首 彳

部外 7

總筆畫 10

通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擴展B U+224F6

左右結構

3325425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tceh

honib

oixl

部首 彳 部外 7總筆劃 10

擴展B 224F6筆順 3325425112

𢓶 基本解釋

● 𢓶


  1. 同「通」。
【漢典】
【寅集下】【彳】 𢓶·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𢓶 《康熙字典》

【寅集下】【彳】 𢓶·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7

【字彙補】古文通字。註詳辵部七畫。

【漢典】
【卷二】【辵】

↳通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𢓶」字頭,请參考「通」字:)
【卷二】【辵】
《說文解字》

達也。从辵甬聲。他紅切〖注〗𢓶,古文通从彳。

《說文解字注》

(通)達也。通達雙聲。達古音同闥。禹貢:達于河。今文尙書作通于河。按達之訓行不相遇也,通正相反。經傳中通達同訓者,正亂亦訓治、徂亦訓存之理。从辵甬聲。他紅切。九部。

【漢典】

𢓶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 隸書 楷書 楷書 楷書
「通」庫1051合20521 「通」𤼈鐘西周中期集成248 「通」九.56.47 「通」睡.法181 「通」說文‧辵部 「通」縱橫家書12 「𢓶」
「通」京津3135合20512 「通」九年衛鼎西周中期集成2831 「通」杜陵東園壺
「通」頌簋蓋西周晚期集成4338 「通」相馬經39上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異體字
通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部首
    1. 御
    2. 㣞
    3. 徢
    4. 径
    5. 㣘
    6. 役
    7. 忀
    8. 徣
    9. 㣝
    10. 徰
    11. 得
    12. 㣔
同筆畫
    1. 䧐
    2. 扅
    3. 窍
    4. 悩
    5. 悛
    6. 捆
    7. 倁
    8. 涘
    9. 脂
    10. 奚
    11. 値
    12. 㢄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