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較
〈名〉
(1) (形聲。從車,交聲。本義:車箱兩旁板上的橫木。士大夫以上的乘車,較上飾有曲銅鉤)
(2) 同本義 [cart’s beam]
以其隧之半爲之較崇。——《考工記·輿人》
猗重較兮。——《詩·淇澳》。釋文:“車兩旁上出軾者。”
(3) 又如:重較(兩重橫木)
(4) 車箱 [compartment]
金薄繆龍,爲輿倚較。——《後漢書》
(5) 概略;大旨 [outline;summary]
此其大較也。——《史記·貨殖列傳》
斯其大較也。——嵇康《樂無哀樂論》
詞性變化
◎ 較
〈動〉
(1) 較量 [compare]
長短相較。——《老子》。釋文:“較,較量深淺也。”
魯人獵較。——《孟子·萬章下》。注:“獵較者,田獵較奪禽獸。”
大車不較。——《史記·田完世家》。索隱:“較者,校量也。”
不敢與較。——《聊齋志異·促織》
較秦之所得與戰勝而得者。—— 宋· 蘇洵《六國論》
較死爲苦。——清· 林覺民《與妻書》
較前此之仳離。——《廣東軍務記》
爲之者較少。——蔡元培《圖畫》
(2) 又如:較射(比較射技);較賽(比賽勝負);較藝(較量技藝);較估(比較估計);較量(比較衡量)
(3) 計較 [haggle over]。如:較正(計較;爭論);較名(計較聲名地位);較計(計較)
(4) 痊癒 [fully recover from an illness;be fully recovered]。如:較可(疾病減輕;痊癒);較痊(痊癒)
(5) 用同“校”
(6) 考覈;檢驗 [check]。如:較閱(校閱);較對(校對覈對);較覆(考覈審查)
(7) 校勘,校訂 [collate]。如:較正(校正;辯駁);較訛(校正錯誤)
(8) 辯駁,較證 [dispute]。如:較議(駁議);較論(論說;談論;分辯;爭論);較正(辯論是非)
(9) 差,減輕 [lighter]。如:較好(亦作“較痊”。病情減輕);較可(亦作“效可”。病情減輕,病癒)
(10) 通“角”。競逐 [contend]
魯人獵較, 孔子亦獵較。——《孟子·萬章下》。 趙岐注云:“獵較者,田獵相較奪禽獸,得之以祭,時俗所尚,以爲吉祥
(11) 又如:較力(角力;比武);較獵(比賽誰打獵收穫多);較競(競逐);較對(競爭對抗);較逐(角逐,競爭追求)
◎ 較
〈形〉
(1) 通“皎”。明顯 [obviously;conspicuously]
較,明也。——《廣雅》
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史記·伯夷傳》
白氣較然。——《漢書·谷永傳》
(2) 又如:較炳(較著。較明。顯著明白);較然(明顯的樣子);較言(明白說明);較明(明顯;明白);較近(明顯切近)
(3) 正直 [honest]
鵠之言較,較者直也。射所以直己志。——《儀禮·大射儀》
較兮。——《書·大傳》。注:“謂直道者也。”
◎ 較
〈副〉
略,稍爲 [a little;slightly;comparatively]。如:較別(特殊,特別);較親(準確);較勝(準確;明白);水平較高;較約(概略);較略(大概;大體);較差
常用詞組
【廣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𠀤音覺。【說文】車輢上曲銅也。【崔豹·古今注】車較,重耳也。在車輦上重起,如兩角然。【詩·衞風】猗重較兮。【註】較,高于軾。輢是兩旁植木,較橫輢上。蓋古者車皆立乗,平常立則憑較,若應爲敬,乃俯憑軾。較在軾上,若兩較然,故云重較。
又【廣韻】車箱也。【後漢·輿服志】金薄繆龍,爲輿倚較。【註】車箱爲較。
又與角通,相競也。【孟子】魯人獵較。
又【廣韻】古孝切,音敎。與校通。比較也。
又【廣韻】略也。【孝經】蓋天子之孝也。【疏】蓋者,辜較之辭。辜較,猶梗槪也。言舉其大略也。
又【正韻】著明貌。【前漢·孔光傳】較然甚明。 【集韻】或作䡈。今通用較。
車騎上曲銅也。从車爻聲。古岳切
(䡈)車輢上曲鉤也。各本作車騎上曲銅也。今依李善西京賦、七啓二注正。攷工記車人。以其廣之半、爲之式崇。以其隧之半、爲之較崇。較高五尺五寸。高於軾者二尺二寸也。戴先生曰。左右㒳較。故衞風曰。猗重較兮。毛傳。重較、卿士之車。因詩辭傅會耳。非禮制也。玉裁按䡈之制、葢漢與周異。周時䡈高於軾。高處正方有隅。故謂之䡈。䡈之言角也。至漢乃圜之如半月然。故許云車上曲鉤。曲鉤、言句中鉤也。圜之則亦謂之車耳。其飾則崔豹云文官靑耳。武官赤耳。西京賦云。戴翠帽。倚金較。荀卿及史記禮書云。彌龍以養威。彌許書作
𦗕。解云乗輿金耳也。皆謂䡈爲龍形、而飾以金。司馬氏輿服志。乗輿金薄繆龍。爲輿倚較。是其義也。下文公列侯安車倚鹿。然則䡈辨尊卑。自周已然。故劉熈曰。較在箱上爲辜較也。重較其䡈重。卿所乗也。毛公謂重䡈卿士之車。必有所受之矣。惟䡈可辜搉尊卑。故其引申爲計較之較。亦作校。俗作挍。凡言校讎可用較字。史籍計較字亦用覺。从車。爻聲。古岳切。古音讀如交。在二部。今字作較。周禮故書校作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