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zhǎ
ㄓㄚˇ
部首 魚
部外 6
總筆畫 14
繁體 鮺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C9D
43111335251211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dqg|uqgf
tqnwm
ucr
80106
拼音 zhǎ
注音 ㄓㄚˇ
部首 魚 部外 6總筆劃 14
基本區 9C9D筆順 43111335251211
● 鮺
(鮺)
zhǎ ㄓㄚˇ
詳細字義
◎ 鮺
鮺 zhǎ
名
(1) 同「鮓」。鹽醃的魚 [salted fish]
鮺,藏魚也。南方謂之鮼,北方謂之鮺。——《說文》
(2) 同「苲」 [waterweed]。鮺草灘,地名,在四川
【廣韻】【集韻】𠀤側下切,音鮓。【說文】本作𩻢,藏魚也。南方謂之䰼,北方謂之𩻢。
藏魚也。南方謂之䰼,北方謂之鮺。从魚,差省聲。側下切
(鮺)臧魚也。釋名曰:鮓,菹也。以鹽米釀魚爲菹,孰而食之也。按古作鮺之法,令魚不㱙壞,故陶士行遠遺其母,卽內則之魚膾,聶而切之者也。南方謂之䰼,北方謂之鮺。此一說也。周禮注曰:荆州之鮺魚。然則南方亦言鮺。一曰大魚爲鮺,小魚爲䰼。此又一說也。此十字舊在下篆鮺也之下,今依廣韵移倂。从魚,𢀩省聲。側下切。十七部。俗作鮓。
国际音标 tʂɑ˨˩˦
潮州话 za3
重定向至「鮺」。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