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huà

ㄏㄨㄚˋ

部首 木

部外 12

總筆畫 16

簡體 桦

桦 檴 華 𣛛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6A3A

左右結構

1234122112211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sagf|sagg

dtmj

feeb

44954

拼音 huà

注音 ㄏㄨㄚˋ

部首 木 部外 10總筆劃 14

基本區 6A3A筆順 12341221122112

通

樺 基本解釋

● 樺

huà ㄏㄨㄚˋ


  1. 見「樺」。

英語 type of birch

德語 Birke (S)

法語 bouleau

【漢典】

樺 國語辭典

樺ㄏㄨㄚˋhuà
名
  1. 植物名。樺木科樺木屬,落葉喬木。樹皮白色,有紫黑色斑紋,葉卵形而尖,略呈三角形,葉緣鋸齒狀。夏天開單性花,花序呈穗狀,雌雄同株。一般作觀賞用,其皮質輕軟,材質緻密,可供製器具。

【漢典】
【辰集中】【木】 樺·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樺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 樺·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韻會】胡化切【正韻】胡挂切,𠀤音崋。【廣韻】木名。【玉篇】木皮可以爲燭。或作檴,通作華。【莊子·讓王篇】原憲華冠縱履。【註】以華皮爲冠。【司馬相如·上林賦】華楓枰櫨。【師古註】華,卽今樺皮貼弓者。詳檴字註。

又【集韻】戸花切,音驊。義同。

又【集韻】訖黠切,音戛。鼓也。

【漢典】
【卷六】【木】

↳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樺」字頭,请參考「樗」字:)
【卷六】【木】
《說文解字》

木也。以其皮裹松脂。从木雩聲,讀若華。檴,或从蒦。乎化切

《說文解字注》

(樗)樗木也。各本樗與㯉二篆互譌。今正。毛詩音義、爾雅音義、五經文字可證也。假令許書與今互異,則陸氏、張氏當辨明之,如穜種之例矣。豳風、小雅毛傳皆曰:樗,惡木也。惟其惡木,故豳人衹以爲薪。小雅以儷惡菜,今之臭椿樹是也。所在有之,有一種葉香者可食。從木雩聲。各本作虖聲。今正。丑居切。五部。

【漢典】

樺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xuɑ˥˧ 日语读音 KABA韩语罗马 HWA现代韩语 화

客家话 [客英字典] fa5 fa2 [台湾四县腔] fa2 fa5 [东莞腔] fa2 [海陆腔] fa2 fa5 [梅县腔] fa2 fa5 [宝安腔] fa2 [客语拼音字汇] fa2粤语 waa4 waa6

吴语 赣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樺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華」。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華」 說文‧華部「華」 睡.編34「樺」「桦」 「樺」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異體字
桦
檴
華
𣛛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㕦(hua4)
    2. 崋(hua4)
    3. 繣(hua4)
    4. 畵(hua4)
    5. 畫(hua4)
    6. 䠉(hua4)
    7. 舙(hua4)
    8. 㚌(hua4)
    9. 嫿(hua4)
    10. 话(hua4)
    11. 杹(hua4)
    12. 澅(hua4)
同部首
    1. 㯸
    2. 棝
    3. 柜
    4. 柗
    5. 㰌
    6. 極
    7. 椸
    8. 㰚
    9. 槬
    10. 标
    11. 棧
    12. 橎
同筆畫
    1. 夐
    2. 演
    3. 㮶
    4. 蔥
    5. 犓
    6. 䔑
    7. 餅
    8. 䭯
    9. 蝅
    10. 獍
    11. 䪹
    12. 蔆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