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yóng

ㄩㄥˊ

部首 頁

部外 9

總筆畫 18

簡體 颙

颙 𩤛 𪃍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852

左右結構

25112521413251113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jmhm

wbmbc

klzg

61286

拼音 yóng

注音 ㄩㄥˊ

部首 頁 部外 9總筆劃 18

基本區 9852筆順 251125214132511134

顒 基本解釋

● 顒

yóng ㄩㄥˊ


  1. 見「顒」。

英語 solemn, large, grand, majestic

法語 grand,majestueux,juste,strict

【漢典】

顒 國語辭典

顒ㄩㄥˊyóng
形
  1. 大的樣子。《詩經·小雅·六月》:「四牡修廣,其大有顒。」漢·毛亨·傳:「顒,大貌。」

  2. 嚴正的樣子。《易經·觀卦》:「觀盥而不薦,有孚顒若。」

副
  1. 盼望。《文選·劉琨·勸進表》:「蒼生顒然,莫不欣戴。」宋·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詞:「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漢典】
【戌集下】【頁】 顒·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顒 《康熙字典》

【戌集下】【頁】 顒·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9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魚容切,音喁。【說文】大頭也。

又【廣韻】仰也。【易·觀卦】有孚顒若。【疏】顒,嚴正之貌。【詩·大雅】顒顒卬卬。【傳】顒顒,溫貌。【箋】體貌則顒顒然敬順。【爾雅·釋訓】顒顒卬卬,君之德也。

又大貌。獸壯大者曰顒。【詩·小雅】四牡修廣,其大有顒。

【漢典】
【卷九】【頁】

顒 《說文解字》

【卷九】【頁】
《說文解字》

大頭也。从頁禺聲。《詩》曰:“其大有顒。”魚容切

《說文解字注》

(顒)大頭也。引伸之、凡大皆有是偁。小雅六月。其大有顒。傳曰。顒、大皃。大雅卷阿傳曰。顒顒、溫皃。卬卬、盛皃。釋訓曰。顒顒卬卬、君之德也。又其引伸之義也。从𩑋。禺聲。魚容切。按禺聲本在四部。此四部九部合音也。詩曰。其大有顒。

【漢典】

顒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uŋ˧˥ 日语读音 OOKII韩语罗马 ONG现代韩语 옹越南语 dong ngóng

客家话 [海陆腔] rung2 [客语拼音字汇] yung2 [台湾四县腔] jung2 [客英字典] jung2粤语 jung4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鍾韻 平聲 顒小韻 魚容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東部 ;疑母 東部 ;王力系统:疑母 東部 ;疑母 東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顒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顒」 說文‧頁部「顒」「颙」 「顒」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颙
𩤛
𪃍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颙(yong2)
    2. 鰫(yong2)
    3. 㝘(yong2)
    4. 喁(yong2)
    5. 揘(yong2)
    6. 䗤(yong2)
同部首
    1. 䪸
    2. 䫅
    3. 頛
    4. 䫥
    5. 頍
    6. 䫩
    7. 頾
    8. 類
    9. 頪
    10. 頟
    11. 須
    12. 䪱
同筆畫
    1. 䨥
    2. 䳘
    3. 䮔
    4. 藯
    5. 盫
    6. 謺
    7. 鯒
    8. 臗
    9. 豴
    10. 屩
    11. 蠅
    12. 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