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ǐng

ㄑㄧㄥˇ

部首 言

部外 11

總筆畫 18

𦒺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B26

上下結構

121521335544111251

五筆

倉頡

四角

fnmy|fnwy

geymr

47601

拼音 qǐng

注音 ㄑㄧㄥˇ

部首 言 部外 11總筆劃 18

基本區 8B26筆順 121521335544111251

謦 基本解釋

● 謦

qǐng ㄑㄧㄥˇ


  1. 〔~欬(kài)〕①咳嗽,如「康王蹀足~~,疾言。」②談笑,如「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況乎昆弟親戚之~~其側者乎?」

英語

t speak softly

法語 tousser légèrement

【漢典】

謦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謦 qǐng

常用詞組


謦欬
【漢典】

謦 國語辭典

謦ㄑㄧㄥˋqìng
  1. 參見「謦欬 」條。

【漢典】
【酉集上】【言】 謦·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謦 《康熙字典》

【酉集上】【言】 謦·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唐韻】去挺切【集韻】【韻會】【正韻】棄挺切,𠀤罄上聲。【說文】欬也。【玉篇】欬聲也。【莊子·徐無鬼】久矣夫,莫以眞人之言,謦欬吾君之側乎。【註】輕曰謦,重曰欬。

又【北史·崔悛傳】謦欬,爲洪鐘響。

又人名。善謦,見【宋史·宗室表】。

又【集韻】【類篇】𠀤詰定切,音罄。謦欬,言笑也。

【漢典】
【卷三】【言】

謦 《說文解字》

【卷三】【言】
《說文解字》

欬也。从言殸聲。殸,籒文磬字。去挺切

《說文解字注》

(謦)欬也。欬、屰气也。通俗文曰。利喉謂之謦欬。按謦欬見莊子徐無鬼。从言。殸聲。去挺切。十一部。殸、籒文磬字。見石部。

【漢典】

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ŋ˨˩˦ 日语读音 SEKIBARAI SHIWABUKI韩语罗马 KYENG现代韩语 경

客家话 [海陆腔] kin5 kin3 [客英字典] kin5 kin3 [台湾四县腔] kin5 kin3粤语 hing3

近代音 溪母 庚青韻 去聲 慶小空;中古音 溪母 迥韻 上聲 謦小韻 去挺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青部 ;王力系统:溪母 耕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謦」 說文‧言部「謦」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異體字
𦒺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檾(qing3)
    2. 请(qing3)
    3. 䯧(qing3)
    4. 請(qing3)
    5. 顷(qing3)
    6. 廎(qing3)
    7. 㷫(qing3)
    8. 䔛(qing3)
    9. 苘(qing3)
    10. 頃(qing3)
    11. 㩩(qing3)
    12. 漀(qing3)
同部首
    1. 謥
    2. 譲
    3. 䜜
    4. 譖
    5. 諨
    6. 䛿
    7. 譟
    8. 誫
    9. 謣
    10. 諠
    11. 訬
    12. 䜂
同筆畫
    1. 㯻
    2. 藨
    3. 鹰
    4. 繐
    5. 䙩
    6. 曠
    7. 簱
    8. 鼕
    9. 趪
    10. 軁
    11. 㔑
    12. 颼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