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从阜( fù),完聲。「阜」是土山,與土、建築有關。本義:庭院,院子。房屋圍牆以內的空地)
(2) 同本義 [courtyard]
院,垣也。——《廣雅》
院,周垣也。——《玉篇》
有垣牆者曰院。——《增韻》
深院月斜人靜。——北宋· 司馬光《西江月》
又如:前院;後院;深宮大院
(3) 四周有牆垣圍繞、自成部分的房屋 [compound;courtyard]
院東五里。——宋· 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院僧夜聞大呼。——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馳往油畫院。——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又如:畫院(書院)
(4) 房屋周圍的垣牆 [wall enclosed the house]。
如:場院
(5) 林園 [garden]
試茗蜀井岡,看花 竹西院。—— 柳貫《送郭子昭經歷赴淮東詩》
(6) 娼樓妓館 [brothel]。
如:院門(院子。妓院)
(7) 僕人 [servant]。
如:院子(宋、明、清初戲曲小說中稱僕人爲院子);院公(對他人奴僕的尊稱。常見於元、明戲曲小說中)
(8) 官署 [government office]
早晨七點鐘上院,九點下來。——《官場現形記》
又如:殿院;樞密院;行政院;院上行知(保舉已得朝廷批准,由巡撫衙門通知本人的文書);院君(有封號的婦人;亦尊稱官吏,財主之妻);院長(宋朝指軍吏節級。後來也稱衙門中的公人);院子家(給皇帝傳遞飲食的人)
常用詞組
院 國語辭典
-
圍牆內房屋四周的空地。如:「庭院」、「後院」。唐·李白〈之廣陵宿常二南郭幽居〉詩:「忘憂或假草,滿院羅叢萱。」五代十國南唐·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詞:「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指公共場所的名稱。如:「書院」、「醫院」、「戲院」。
-
某些政府機關的名稱。如:「大理院」、「翰林院」、「立法院」、「行政院」、「法院」。
-
學院的簡稱。如:「大學院校」。
【唐韻】王眷切【集韻】【韻會】于眷切,𠀤音瑗。【說文】堅也。【玉篇】周垣也。亦作寏。【增韻】有垣牆者曰院。【唐書·宣宗紀】作五王院,以處皇子之幼者。
又官廨曰院。【唐書·明皇紀】置麗正書院,聚文學之士。
又【令狐綯傳】綯爲翰林學士,夜對禁中燭盡,以金蓮花炬送歸院。
又【南部新書】自唐初來,歷五院惟二人,李商隱,張延賞。【註】五院,謂監察殿中侍御史中丞大夫也。
又儒者所居曰書院。【方隅勝略】白鹿書院,在廬山。鵝湖書院,在鉛山縣。
又浮屠所居曰僧院。【傳燈錄】本行和尙云:若有人道得著,老僧分半院與汝同住。
又道流所居曰道院。【白樂天·尋郭道士詩】看院止留雙白鶴。
又【廣韻】【集韻】𠀤胡官切,音桓。
又【集韻】委遠切,音婉。義𠀤同。
堅也。从𨸏完聲。王眷切〖注〗臣鉉等按:宀部已有,此重出。
【卷七】【宀】
(寏)周垣也。从宀奐聲。院,寏或从
𨸏。胡官切。又,爰眷切
(院)堅也。从
𨸏完聲。王眷切。十四部。按宀部爲寏之或體。
(寏)周垣也。寏之言完也。西京賦曰:繚亙綿聯,四百餘里。薛注曰:苑之周圍也。善曰:西都賦之繚以周。牆也。从宀奐聲。胡官切。十四部。
(院)寏或从
𨸏,完聲。完亦義也。廣雅釋室云:院,垣也。左傳:繕完葺牆,以待賓客。李涪云:完當爲宇。按繕完葺三字成文,猶下文云觀臺榭亦三字成文也,安得以今人儷辭之法繩之。必欲謂爲誤字,則完當是院字。葢惟子産盡壞館垣,故措辭就垣言。上文高其閈閣,亦爲門不容車掩飾。古人字無泛設也。又按鉉本云:寏或从
𨸏。鍇多完聲二字,皆非善本。葢此篆當从宀阮聲,與
𨸏部从
𨸏完聲之字別。篆體及說解轉寫誤耳。
院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juan˥˧ 唐代读音 *hyuɛ̀n日语读音 IN韩语罗马 WEN现代韩语 원越南语 viện
客家话 [海陆腔] ren5 [客英字典] jen5 [陆丰腔] jan6 jan5 [宝安腔] jen5 [东莞腔] jen5 [台湾四县腔] jen5 j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 [梅县腔] jan5粤语 jyun2 jyun6潮州话 in7(īⁿ) [揭阳、潮阳]ngin7(ngīⁿ)
近代音 影母 先天韻 去聲 院小空;中古音 匣母 桓韻 平聲 桓小韻 胡官切 一等 合口;喻云母 線韻 去聲 瑗小韻 王眷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寒部 ;王力系统:匣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