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shàn

ㄕㄢˋ

部首 邑

部外 12

總筆畫 15

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12F

左右結構

431112431251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udub|uukb

trnl

ucjy

87627

拼音 shàn

注音 ㄕㄢˋ

部首 邑 部外 12總筆劃 14

基本區 912F筆順 43111243125152

標

鄯 基本解釋

● 鄯

shàn ㄕㄢˋ


  1. 〔~善〕①古代西域國名;②地名,在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英語 district in Gansu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法語 (nom d'une région du Xinjiang)​

【漢典】

鄯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鄯 Shàn

名

(1) 鄯善。古西域國名 [Shanshan state]

鄯善,西胡國也。——《說文》。按,本西域樓蘭國,漢昭帝元鳳四年誅其王更名。

(2) 原名樓蘭。漢昭帝元鳳改樓蘭爲鄯善。故城在今新疆鄯善縣東南

【漢典】

鄯 國語辭典

鄯ㄕㄢˋshàn
  1. 參見「鄯善 」條。

【漢典】
【酉集下】【邑】 鄯·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鄯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鄯·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時戰切,音擅。【說文】鄯善,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鄯善,本名樓蘭,元鳳四年更名。

又【廣韻】州名。唐張守珪遷鄯州刺史。

又【廣韻】常演切【集韻】【韻會】【正韻】上演切,𠀤音善。義同。

【漢典】
【卷六】【邑】

鄯 《說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鄯善,西胡國也。从邑从善,善亦聲。時戰切

《說文解字注》

(鄯)鄯善、逗。西胡國也。許書三言西胡。皆謂西域也。言西胡以別於匈奴爲北胡也。漢西域傳云。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扜泥城。去陽關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元鳳四年。傅介子誅其王。更名其國爲鄯善。爲刻印章。是則此時初製鄯字也。漢鄯善國城在今哈密衞東南。中國山川、維首在隴蜀。紀地者必始於西。故起西域而雍州。从邑善。善亦聲。時戰切。十四部。

【漢典】

鄯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ʂĄn˥˧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san4粤语 sin6

近代音 中古音 禪母 獮韻 上聲 善小韻 常演切 三等 開口;禪母 線韻 去聲 繕小韻 時戰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寒部 ;王力系统:禪母 元部 ;

官话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鄯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鄯」 說文‧邑部「鄯」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𨟪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膳(shan4)
    2. 單(shan4)
    3. 銏(shan4)
    4. 謆(shan4)
    5. 歚(shan4)
    6. 撣(shan4)
    7. 鱔(shan4)
    8. 贍(shan4)
    9. 苫(shan4)
    10. 䠾(shan4)
    11. 鳝(shan4)
    12. 灗(shan4)
同部首
    1. 郝
    2. 䧒
    3. 隔
    4. 邭
    5. 鄬
    6. 郯
    7. 鄩
    8. 鄥
    9. 阿
    10. 鄺
    11. 陴
    12. 郴
同筆畫
    1. 䩇
    2. 榚
    3. 䃏
    4. 辕
    5. 㮷
    6. 䈄
    7. 墛
    8. 駇
    9. 慖
    10. 煼
    11. 㬐
    12. 㺐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