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wú

ㄨˊ

部首 邑

部外 7

總筆畫 10

䦜 𨵒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0DA

左右結構

1251251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kbh

mrnl

bijy

17627

拼音 wú

注音 ㄨˊ

部首 邑 部外 7總筆劃 9

基本區 90DA筆順 125125152

標

郚 基本解釋

● 郚

wú ㄨˊ


  1. 古邑名。在今中國山東省安丘縣西南。

英語 towns in Shandong province

德語 Ortsname (S)

法語 (nom de lieu)​

【漢典】

郚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郚 Wú

名

(1) 古邑名 [Wu city]

(2) 春秋紀邑,後屬齊。故城在今山東省安丘縣西南

(3) 春秋魯邑。在今山東省泗水縣南

【漢典】

郚 國語辭典

郚ㄨˊwú
名
  1. 地名。春秋時齊國邑地。故城約在今山東省安丘縣西南。

【漢典】
【酉集下】【邑】 郚·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郚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 郚·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7

【唐韻】五乎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𠀤音吾。【說文】東海縣故紀侯邑。【春秋·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

又魯邑。【左傳·文七年】城郚。【註】郚,魯邑。卞縣南有郚城。

又【集韻】牛居切,音魚。郚鄕,漢縣名。【前漢·功臣表】郚鄕侯閔。

【漢典】
【卷六】【邑】

郚 《說文解字》

【卷六】【邑】
《說文解字》

東海縣。故紀侯之邑也。从邑吾聲。五乎切

《說文解字注》

(郚)東海縣。前志云。東海郡郚鄉。疑此當云郚鄉東海縣。故紀矦之邑也。春秋經莊元年。齊師遷紀郱、鄑、郚。杜云。郚在東莞朱虛縣東南。按前漢郚鄉縣、後漢幷入琅邪之朱虚。永初元年。朱虚又屬北海國。晉屬東莞郡。故杜預、劉昭皆云。朱虛有郚城。朱虚、今山東青州府臨胊縣縣東六十里故朱虚城是也。故郚城、在今青州府安丘縣縣西南六十里。从邑。吾聲。五乎切。五部。

【漢典】

郚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u˧˥

客家话 [海陆腔] ng2 [客英字典] ng2 [台湾四县腔] ng2粤语 ng4

近代音 中古音 疑母 模韻 平聲 吾小韻 五乎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模部 ;王力系统:疑母 魚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郚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郚」 二十三年郚令戈戰國晚期集成11299「郚」 包2.203「郚」 說文‧邑部「郚」
「郚」 包2.206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䦜
𨵒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梧(wu2)
    2. 㹳(wu2)
    3. 峿(wu2)
    4. 鋘(wu2)
    5. 蟱(wu2)
    6. 禑(wu2)
    7. 吴(wu2)
    8. 䫓(wu2)
    9. 芜(wu2)
    10. 䍢(wu2)
    11. 㷻(wu2)
    12. 蜈(wu2)
同部首
    1. 䧁
    2. 阩
    3. 邿
    4. 鄾
    5. 阷
    6. 鄰
    7. 邧
    8. 郴
    9. 邗
    10. 郍
    11. 䦻
    12. 陴
同筆畫
    1. 骃
    2. 垤
    3. 哛
    4. 飐
    5. 咷
    6. 娅
    7. 彦
    8. 飒
    9. 胆
    10. 栆
    11. 宦
    12. 毘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