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笔顺动画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wéi

ㄨㄟˊ

部首 辵

部外 4

總筆畫 8

繁體 違

違 𢾝 𢾁 𣪡 𨔻 𨕸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FDD

半包圍結構

1152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fnhp

yqs

biyw

35302

拼音 wéi

注音 ㄨㄟˊ

部首 辵 部外 4總筆劃 7

基本區 8FDD筆順 1152454

常 標

违 基本解釋

● 违

(違)

wéi ㄨㄟˊ


  1. 「違」的簡化字。

英語 disobey, violate, defy; be apart from

德語 missachten, nicht gehorchen (V)​,trennen, ausscheiden (V)​,verletzen, vergewaltigen (V)​,Gesetz verletzen ,zuwiderhandeln, verstoßen (gegen das Gesetz, die Regel, die Norm)​

法語 désobéir à,enfreindre,violer,être séparé

【漢典】

违 詳細解釋

見「違」。

【漢典】
【酉集下】【辵】 違·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違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违」字頭,请參考「違」字。)
【酉集下】【辵】 違·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9

【唐韻】羽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𠀤音幃。【說文】離也。【廣韻】背也。【書·堯典】靜言庸違。【註】行事則違背之也。

又【正韻】避也,去之也。【易·乾卦】憂則違之。【註】知難而避也。【禮·表記】事君三違,而不出境。【註】違猶去也。【論語】違之之一邦。

又【韻會】奔放曰違。【左傳·宣十年】凡諸侯之大夫違。【疏】窘迫而奔,及以禮見放,通謂之違。

又邪惡也,過失也。【左傳·桓二年】昭德塞違。【註】塞違,謂閉塞邪違也。【後漢·百官志】有違失,則劾奏。

又蓄怨也。【書·無逸】否則厥心違怨。【註】違怨者,怨之蓄于中也。

又【韻會】依違,不決也。一作猗違。【前漢·律歷志】依違以惟,未能修明。

又【孔光傳】猗違者連歲。【註】猶依違也。依且違,言兩可也。

【漢典】
【卷二】【辵】

↳違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违」字頭,请參考「違」字:)
【卷二】【辵】
《說文解字》

離也。从辵韋聲。羽非切

《說文解字注》

(違)離也。邶風:中心有違。毛曰:違,離也。从辵韋聲。羽非切。十五部。

【漢典】

违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wei˧˥

粤语 wai4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违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違」。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違」 臣卿鼎西周早期集成2595「違」 說文‧辵部「違」 「违」「违」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違
𢾝
𢾁
𣪡
𨔻
𨕸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鮠(wei2)
    2. 囗(wei2)
    3. 隹(wei2)
    4. 䑊(wei2)
    5. 幃(wei2)
    6. 韦(wei2)
    7. 嵬(wei2)
    8. 围(wei2)
    9. 㣲(wei2)
    10. 闱(wei2)
    11. 䉠(wei2)
    12. 維(wei2)
同部首
    1. 逊
    2. 迳
    3. 邉
    4. 迸
    5. 遍
    6. 逈
    7. 䢲
    8. 逹
    9. 逍
    10. 䢜
    11. 遻
    12. 迩
同筆畫
    1. 纲
    2. 䢺
    3. 佂
    4. 㽗
    5. 迓
    6. 佉
    7. 𠇴
    8. 毝
    9. 岈
    10. 芰
    11. 㘬
    12. 㽕
初中古詩詞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