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簡繁

異體字

lǐ

ㄌㄧˇ

部首 辵

部外 7

總筆畫 11

繁體 邐

邐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9026

半包圍結構

1254254454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gmyp

ymbb

allw

31302

拼音 lǐ

注音 ㄌㄧˇ

部首 辵 部外 7總筆劃 10

基本區 9026筆順 1254254454

標

逦 基本解釋

● 邐

(邐)

lǐ ㄌㄧˇ


  1. 〔迤(yǐ)~〕見「迤」。

英語 meandering, winding

德語 biegend, kurvenreich

法語 sinueux,tortueux

【漢典】

逦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邐

邐 lǐ

形

(形聲。從辵( chuò),表示與行走有關,麗聲。本義:邐迤:曲折連綿。也作「迤邐」) 同本義 [continuous and meandering]。如:邐倚(邐迤;崎嶇不平,連續不斷的樣子);邐連(連續不斷的樣子)

常用詞組


邐迤
【漢典】
【酉集下】【辵】 邐·康熙筆画:26 ·部外筆画:19

↳邐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逦」字頭,请參考「邐」字。)
【酉集下】【辵】 邐·康熙筆画:26 ·部外筆画:19

【唐韻】力紙切【集韻】【韻會】輦尒切【正韻】良以切,𠀤音里。【說文】行邐邐也。【集韻】邐迆,旁行連延也。

【漢典】
【卷二】【辵】

↳邐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逦」字頭,请參考「邐」字:)
【卷二】【辵】
《說文解字》

行邐邐也。从辵麗聲。力紙切

《說文解字注》

(邐)行邐邐也。邐邐、縈紆皃。从辵。麗聲。力紙切。十六部。

【漢典】

逦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li˨˩˦

粤语 lei5潮州话 罗衣2(李)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逦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重定向至「邐」。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邐」 邐方鼎商代晚期集成2709「邐」 說文‧辵部「邐」 「逦」「逦」
「邐」 邐簋商代晚期集成3975
「邐」 保員簋西周早期考古91.7
金文 說文小篆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邐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鱧(li3)
    2. 䤚(li3)
    3. 峲(li3)
    4. 㸚(li3)
    5. 鲤(li3)
    6. 峢(li3)
    7. 李(li3)
    8. 俚(li3)
    9. 欚(li3)
    10. 纚(li3)
    11. 豊(li3)
    12. 裡(li3)
同部首
    1. 邌
    2. 返
    3. 逡
    4. 這
    5. 䢙
    6. 迈
    7. 进
    8. 途
    9. 迢
    10. 迳
    11. 䢋
    12. 逊
同筆畫
    1. 朗
    2. 㹲
    3. 㟔
    4. 揤
    5. 紦
    6. 桉
    7. 烔
    8. 毩
    9. 烤
    10. 䧑
    11. 桑
    12. 㰩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