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dài

ㄉㄞˋ

部首 足

部外 11

總筆畫 18

滯 跌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E5B

左右結構

251212113221545252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ah

rmkpb

jiwl

64127

拼音 dài

注音 ㄉㄞˋ

部首 足 部外 11總筆劃 18

基本區 8E5B筆順 251212113221545252

蹛 基本解釋

● 蹛

dài ㄉㄞˋ


  1. 繞,環繞:「秋,馬肥,大會~林。」
【漢典】

蹛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蹛 dié

形

高峻 [lofty]。如:高霓(高峻的樣子)

常用詞組


蹛嵲
【漢典】
【酉集中】【足】 蹛·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蹛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蹛·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當蓋切,音帶。【說文】踶也。

又【史記·匈奴傳】大會蹛林。【註】索隱曰:蹛林,地名。【漢書註】服虔曰:蹛,音帶,秋社八月中會祭處也。師古曰:蹛者,繞林木而祭也。

又【廣韻】【集韻】𠀤直例切,音滯。

又【集韻】當何切,音多。義𠀤同。

又【史記·平準書】留蹛無所食。【註】索隱曰:音逝。謂貯也。

又【集韻】徒蓋切,音大。過也。

又都甘切,音儋。與襜同。

又【集韻】【類篇】𠀤徒結切,音耋。與跌同。

【漢典】
【卷二】【足】

蹛 《說文解字》

【卷二】【足】
《說文解字》

踶也。从足帶聲。當蓋切

《說文解字注》

(蹛)踶也。玄應曰。䠠三蒼音帝。郭訓古文奇字。以爲古文逝字。漢書韋昭音徒計切。按蹛卽䠠字。漢書䠠惲作䠠、蹛林作蹛。从足。帶聲。當葢切。十五部。

【漢典】

蹛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Ąi˥˧ 日语读音 HUMU

客家话 [梅县腔] dai5粤语 daai3 zai6潮州话 dua3

近代音 中古音 澄母 祭韻 去聲 滯小韻 直例切 三等 開口;端母 泰韻 去聲 帶小韻 當蓋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曷部 ;王力系统:端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蹛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
「蹛」 說文‧足部「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滯
跌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大(dai4)
    2. 㯂(dai4)
    3. 瀻(dai4)
    4. 帯(dai4)
    5. 紿(dai4)
    6. 岱(dai4)
    7. 带(dai4)
    8. 軑(dai4)
    9. 毒(dai4)
    10. 帶(dai4)
    11. 迨(dai4)
    12. 柋(dai4)
同部首
    1. 跀
    2. 躤
    3. 踢
    4. 䟥
    5. 踬
    6. 跑
    7. 躙
    8. 趿
    9. 蹓
    10. 跜
    11. 躝
    12. 蹽
同筆畫
    1. 𠘟
    2. 酂
    3. 髅
    4. 䥂
    5. 蟢
    6. 䤽
    7. 冁
    8. 矆
    9. 䄢
    10. 礓
    11. 䮚
    12. 鎬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