踞 基本解釋
踞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从足,居聲。本義:蹲坐)
(2) 同本義 [crouch;squat]
踞,蹲也。——《說文》。按,踞爲居的俗字。
皆踞轉而鼓瑟。——《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釋甲執冰而踞。——《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鐘山龍盤, 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太平御覽》
又如:踞爐炭上(蹲在炭爐上。比喻處於危險的境地);踞蹲(蹲坐);踞伏(蹲伏)
(3) 伸開腿坐 [crouch]
沛公方踞牀,使兩女子洗足。——《史記·高祖本紀》
箕踞見賈。——《漢書·陸賈傳》。師古曰:「箕踞,謂伸其兩腳而坐。」
又如:踞門限;踞廁(張開兩腿,坐在牀邊)
(4) 盤據 [occupy]。
如:踞盤(盤踞);踞蟠(踞盤);踞住(佔據)
(5) 倚,依靠 [rely on]
據渭踞涇。—— 張衡《西京賦》
茲鄭踞轅而歌。——《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又如:踞觚(倚着竈角)
詞性變化
形
(1) 同「倨」。傲慢 [haughty]
乃用婦人之言,何有踞肆於朝?——《漢書·敘傳上》
反賂遺而尚踞敖。——《鹽鐵論·結和》
捐貧賤之故舊,輕人士而踞傲也,驕人也。——《抱朴子·行品》
單于驕踞,自比 冒頓。——《後漢書·南匈奴傳》
又如:踞肆(驕傲放肆);踞慢(傲慢不恭);踞嫚(踞慢);踞見(踞坐而見客。形容待人傲慢)
(2) 形如鋸齒的 [sawlike]。
如:踞齒(鋸牙);踞牙(形如鋸齒之牙)
常用詞組
踞 國語辭典
-
蹲。如:「龍蟠虎踞」。《廣韻·去聲·御韻》:「踞,蹲。」漢·王延壽〈王孫賦〉:「踡菟蹲而狗踞,聲歷鹿而喔咿。」
-
伸腿而坐。如:「箕踞」。《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將及楚師,而後從之。乘皆踞轉而鼓琴。」《漢書·卷一·高帝紀上》:「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
-
倚、靠。《文選·張衡·西京賦》:「於後則高陵平原,據渭踞涇。」唐·李善·注:「踞,倚也。」
-
占據。如:「盤踞」。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四下·黔遊日記一》:「雲南普名勝叛,踞阿迷州。」
蹲也。从足居聲。居御切
(居)蹲也。从尸古者,居从古。 踞,俗居从足。九魚切〖注〗臣鉉等曰:居从古者,言法古也。〖注〗㞐、㝒,古文居。
(居)蹲也。足部曰蹲,居也。二字爲轉注。今足部改居爲踞,又
𡚶添踞篆,訓云蹲也。總由不究許書條理,㒺知古形古義耳,立部竣下亦曰居也,亦同義而譌爲偓竣也。葢俗本之紛亂如此。說文有凥,有居。凥,處也。从尸得几而止,凡今人居處字古衹作凥處。居,蹲也。凡今人蹲踞字古衹作居。廣雅釋詁二凥也一條,釋詁三踞也一條。畫然分别。曹憲曰:按說文今居字乃箕居字,近之矣。但古人有坐、有跪、有蹲、有箕踞,跪與坐皆厀著於席,而跪聳其體,坐下其
𦞠,詩所謂啟處。四牡傳曰:啟,跪也。處,居也。四牡不遑啟處。采薇,出車作不遑啟居,居皆當作凥,許凥下云處也。正本毛傳引伸之爲凡凥處字也。若蹲則足底著地,而下其
𦞠,聳其厀曰蹲。其字亦作竣,原壤夷俟,謂蹲踞而待,不出迎也。若箕踞,則
𦞠著席而伸其腳於前,是曰箕踞。趙佗箕踞見陸賈,聞賈言乃蹷然起坐是也。箕踞爲大不敬。三代所無。居篆正謂蹲也。今字用蹲居字爲凥處字。而凥字廢矣。又別製踞字爲蹲居字,而居之本義廢矣。从尸古聲。各本作古者居从古,乖於全書之例。淺人因下云俗居从足而竄改譌謬耳。今正。九魚切。五部。
(
𧿃)俗居从足。小徐本如此,不誤。大徐本篆作踞。非也。小徐云:
𧿃一本从居。則小徐時固有兩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