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典 | 古籍 | 詩詞 | 書法 |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汉字部件检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條目
導航
漢典 古籍 詩詞 書法 通識
  • 查詢索引
  •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

注音

部首

異體字

quán

ㄑㄩㄢˊ

部首 足

部外 8

總筆畫 15

䠰 𨃪

統一碼

字形分析

筆順

基本區 U+8E21

左右結構

251212143113455

五筆

倉頡

鄭碼

四角

khub

rmfqu

jiuy

69112

拼音 quán

注音 ㄑㄩㄢˊ

部首 足 部外 8總筆劃 15

基本區 8E21筆順 251212143113455

踡 基本解釋

● 踡

quán ㄑㄩㄢˊ


  1. 同「蜷」。

英語 curled, coiled

德語 verziehen, sich aufwerfen

【漢典】

踡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踡 juǎn

動

(1) 〈方〉∶足踢 [kick]

你等着大先生跟踡你吧。——洪深《雞鳴早看天》

(2) 另見 quán

基本詞義


◎ 踡 quán

動

(1) 屈曲;彎曲 [curl up;bend]

縮的頭,踡的胯。——明· 康海《中山狼》

(2) 又如:踡曲(彎曲;拳曲);踡臥(曲身臥倒);踡縮(蜷曲不伸的樣子)

(3) 束縛;拘泥 [restrain;rigidly adhering to]

是以外內不踡,終身無咎。——《管子·輕重丁》

(4) 另見 juǎn

【漢典】

踡 國語辭典

踡ㄑㄩㄢˊquán
動
  1. 縮伏、拳曲。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五一·獸部·風貍》:「晝則踡服不動如蝟,夜則因風騰躍甚捷。」《聊齋志異·卷二·蓮香》:「踡其體不盈二尺。」

【漢典】
【酉集中】【足】 踡·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踡 《康熙字典》

【酉集中】【足】 踡·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8

【廣韻】巨員切【集韻】【韻會】逵員切,𠀤音權。【玉篇】踡跼,不伸也。【淮南子·精神訓】踡跼而諦,通夕不寐。【楚辭·九思】踡跼兮寒局數。【類篇】或作䠰。

【漢典】

踡 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uan˧˥ 日语读音 KAGAMU

客家话 [海陆腔] kien2 [宝安腔] ken2 [台湾四县腔] kien2 [客英字典] ken2 [梅县腔] kian2 [客语拼音字汇] kian2粤语 kyun4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仙韻 平聲 權小韻 巨貟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寒部 ;王力系统:羣母 元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漢典】

踡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異體字
䠰
𨃪
【漢典】

【載入評論 】 【論壇討論】

同音字
    1. 䀬(quan2)
    2. 牷(quan2)
    3. 惓(quan2)
    4. 騡(quan2)
    5. 齤(quan2)
    6. 闎(quan2)
    7. 椦(quan2)
    8. 醛(quan2)
    9. 𠓴(quan2)
    10. 捲(quan2)
    11. 鳈(quan2)
    12. 権(quan2)
同部首
    1. 䠀
    2. 踝
    3. 跣
    4. 蹶
    5. 躈
    6. 躒
    7. 蹥
    8. 䟮
    9. 躚
    10. 踜
    11. 跬
    12. 跅
同筆畫
    1. 劈
    2. 頢
    3. 皚
    4. 䈙
    5. 䁳
    6. 膗
    7. 曃
    8. 磗
    9. 殦
    10. 䈡
    11. 䲮
    12. 嶡
  • 粵ICP備10071303號
  • ZDIC Facebook
  • ZDIC Twitter
  • Qgroup:203589259
  • WX:zdicwx
© 漢典